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民间故事和民俗民风

急求!
2025-04-12 23:11: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青川回族的婚姻习俗
  青川,是广元市回族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县,有2个回族乡(即蒿溪、大院),8个民族村。全县有回族人口近8000人。青川回族的婚俗在广元极具代表性。
  青川回族的婚姻习俗可分为四个阶段:1.提亲。提亲又称“看门户”,即由男方父母亲可以信赖的亲友为自己的儿子作媒。一般情况下由男方父母看中本民族某一中意女子之后,请亲戚前去了解女方本人及家庭情况。2.订亲。订亲又称“认房份”,俗称“认大小”。原因是订亲这天要将女方的父辈亲兄叔爸,娘舅娘亲请齐,由媒人一一介绍,该叫啥的就叫啥,被称呼者每人有一份情礼,还要给称呼你的人添喜钱,多少根据自己决定。经过认房份就算正式订亲了,自此男女双方都不得再向他人订亲或接受他人订亲。3.娶亲。青川回族的娶亲活动中有一项称“念配”(念喜经),也即证婚。由阿訇俗新郎,新娘念“伊扎布”(确定的意思)意思是表示祝福。在这种情况下,新娘一般不出场,由男方的直系男性儿童替代。在“念配”前,阿訇一般要问明男、女双方是否自愿,如果男、女双方都回答自己愿结为终生伴侣的,阿訇才给予念配。念配以后,按习俗,家人还要往新郎、新娘的床上和来宾中撒一些花生、核桃、枣子之类的果品,这叫撒“喜果”,意在早生贵子,代表了家人及亲友对新郎新娘的一种祝福。念配之后,还要举行闹洞房仪式,闹洞房还要给新郎的亲戚打“喜”(用红粉、红膏往脸上抹)闹洞房越热闹越好,以活跃气氛。4.回门。举行婚礼后的第三天,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到娘家后,新娘、新郎先要向女方父母请安,然后分头走访、拜会亲友。走访亲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男方认识女方的亲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男方以后加强与女方亲戚的联系。“回门”以后,婚礼即告结束。
民风
  境内姓氏以李、赵、王、马居多,共有姓氏330个之多。青川原为汉、氐、羌、回族杂居区,其衣着多留古制和氐、羌痕迹。清朝时,回族,戴无顶、无檐、无饰、自制白布帽,女多穿红色裤。汉族传统服饰、无服式色彩之异,只因贫穷而有别。男管满头长发,女缠足,贫富皆然。富贵戴帽,包黑色丝织皱帕;贫者,盘发辫于头或包黑、白布帕,或以幅布而包;老年戴风帽或羊毛毡窝帽。身穿兰、青、粉色,高领或无领的右衽长衫,秋、冬棉夹同式,夏穿对六襟或右衽汗褂,外套对门襟或右衽带领背心,马襟式或似马褂而窄小的滚身子,腰多系带。下穿各色大裆、大脚有腰边的剪刀型裤。脚裹包脚布,穿长、短统布制袜,高底、深瓮方头鞋,夏天多穿草鞋,腿缠布条叫“裹腿、绑腿”。民国时,间有人穿中山服、西装、大衣、皮鞋、戴博士帽的,新式旧样并行。解放后,对门襟短服、中山服、列宁服、军便服、青年服、学生服,各色各样的衬衫,纱织汗衫、线织衣、胶鞋、皮鞋、凉鞋、布鞋广为穿用。改革开放至今,人们着装多样,更突出新潮化、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