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
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
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
乐在骑(其)中--赛马/摩托车广告
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
烧(稍)胜一筹--快餐店广告
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
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音响公司:“一呼四应”、“声东击西”。
“谐音成语”释义;指的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对成语进行篡改,一些企业等生产厂家刊登广告用字时故意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或者利用汉字的谐音对成语进行篡改。2010年10月1日起海南省规定广告中不得用谐音篡改成语。
近年来,通过改造成语以谋求宣传效果的广告语大量涌现,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语,既熟悉又新奇、既生动又深沉,博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广告语中成语活用的修辞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的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有其意义的整体性。许多的广告语表面上维持了成语的原貌,没有对成语进行改动,但实际上却利用成语的字面意义,使其有了新的解释,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由此体会到广告语的真意。
例如: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冰箱广告)
冷若冰霜主要用来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但这里却突破常规义,,用其字面义以形容冷美人的手法拟人化处理停电一天之久的电冰箱,依然能够冷若冰霜,充分形象地说明了产品的制冷和恒温功能,使人出其不意而又心领神会。
成语的结构形式是定型的凝固的,结构成分都是固定的,般不能任意变换其构成成分。但在广告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成语换字情况,有意改换其中的某个字,以求收到一种刺激人的耳目,突出某种含义的宣传鼓动效应。由于两者之间没有谐音关系,所以实际上是一种仿造。
例如:对“痘”下药。(护肤品广告)
成语中有“对症下药”,说明要针对具体病情来下药。这里虽把“症”改为“痘”,但“痘”是¨症”的一种,只是范围缩小了,两者之间逻辑关系明晰,描摹出了产品的性能,护肤产品的作用更为具体,同时给人以新奇感。推荐阅读:广告语的焦点功能!
有的广告为了引人人胜,故意使用错别字,如咳不容缓、默默无蚊之类。这种现象也许可以称之为特意飞白。这种谐音换字广告最为常见,语音和谐、语义有别的近音同音换字,使广告词一语双关,既含蓄深沉,又明快风趣。例如:
乐在骑中。(自行车广告)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这两则广告巧妙改成语“乐在其中”、“其乐无穷”,取其谐音,既新颖奇特,又合情合理,简单、有效地传达了产品的信息,给消费者留下了直观的印象,使成语的运用范围显著变小,成了特定的广告用语。
汉语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往往是约定俗成的。广告语中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把本来用于甲范围的词语特意用于乙范围,故意贬词褒用,这种修辞方式称之为易色。由于它故意反话正说,出人意料之外,所以往往带有强烈的幽默感,使人读了不由自主地发出会心的笑声。
例如:臭名远扬,香飘万里。(臭豆腐广告)
这则广告语巧妙地利用贬义词“臭”,一方面紧扣产品,突出产品特征,另一方面贬义褒用,以臭衬香,闻着臭吃着香,含蓄风趣,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在成语里插人一些别的成分,把成语化在句子里,结构层次发生变化,但又保持着原成语的痕迹,这种方式称为化用。由于其他语言成分的嵌入,成语就突破了固定短语的限制,由紧缩的固定结构向松散的语句方向发展,使成语的容量扩展增大,表意更为丰畜。
广告语言里,有时将成语降用,所谓降用是指由于表达的需要,偶尔把一些分量重的大的词语降作一般词语用,也就是词语的降级使用,大词小用。
例如:挺身而出,展露女性最美的线条。(孕妇服装广告)
挺身而出的本意是指在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重任,语言庄重严肃。而广告用这一成语的字面义,生动地描绘出穿着孕妇装、挺着大肚子的妇女形象。语言色彩幽默诙谐,一庄一谐,大词小用,孕妇装特点的主题得以生动展示。
总之,成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
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
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
乐在骑(其)中--赛马/摩托车广告
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
烧(稍)胜一筹--快餐店广告
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
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音响公司:“一呼四应”、“声东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