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 ,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 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的芦救主」:此时,刘备虽然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疑惧,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刘备便带着赵云,跨着的卢,向襄阳出发,蔡瑁装得非常恭谨,到了第二天早上,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县的文武官吏,开始参加刘备代替刘表主持的「丰年大宴」,赵云非常小心的跟在刘备身旁,于是,蔡瑁又设下计策,把赵云支开,等到酒过三巡之后,伊藉执着酒杯,个人总结走近刘备席前,悄悄地向他说过:「蔡瑁想要杀你,你赶快从西门逃走吧!」于是,刘备立即跨上的卢向西门逃出去,但没想到走不到几里路,前面有一条又深又急的河,此时,刘备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这时,刘备嘴里喃喃地念道:“的卢,你要救我!”的卢好像是听懂他话似的,奋力窜起来,使刘备脱离了险境。
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义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嫂的安全为重;
(二)是让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认为它是坏的而舍弃它,就像是的卢一样,纵使它是会克主的,但刘备却不在意它,可能是刘备的仁心感动了的卢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时,它无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因为属于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让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读《历史扩展阅读》有感
历史,源远流长,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血脉,生生不息。他以他多种多样且独特的方式存在着。史书,古物,无一不反映出他的独特韵味,那是一种经过长时间沉淀的韵味,吸引着人们。
历史,牵引着司马迁,所以,他写出了不朽的《史记》,名流千古。
历史,引导着班氏子孙,然后,他们写出了《汉书》,流芳百世。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唐宋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一首简单的小诗,罗列了五千年来的朝代变更。看吧!我们的历史是多么的丰富啊!
从夏桀引导夏朝灭亡的一刻起,各朝各代的君王都该深思,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又为什么还要放纵自己,一味奢侈享乐呢?或许,我们现在追求的就是一种大汶口居民以前的生活。那时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他们虽文明程度低,但没有战争,没有阶级,和谐自然,这是现在追求着物质生活的我们和历代奢侈的君王是不能与之相比的。
禅让制变成世袭制,启继位的那一刻,社会就变了。君王们不会再把王位传给有才能的人了。从那时候起,我们的世界可以说是越来越物质了,越来越现实了。多少君王为了实现自己和子孙长期的统治,而不惜伤害人民?他们错了,天下应当以民为本。
有人嘲笑秦始皇想实现长久的统一是无稽之谈,我不这样认为。
秦始皇有才能,有谋略,会用人,并不输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只不过,他太骄奢急躁了。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秦始皇能够以人为镜,以夏桀商纣的惨败教训来告诫自己,用更委婉的方式来治理国家,那秦还是否会经历短短两世就灭亡呢?如果,朝朝代代都是像武王,唐太宗一样的贤明君主,百姓的苦难,国家的动荡会不会少一些呢?
有这样一句话:“夏亡以妺喜,商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国家兴亡,朝代更替,被一个红颜祸水之名取代。王者的昏庸被归罪于宠妃。即使有着红颜祸水之说,我觉得亡国的罪责应由王承担。
哪个朝代没有美女,没有醉酒享乐的时候?但其他君主能控制自己,有节制,不一味贪图享乐。只有克制欲望,为民着想,以人为本,踏踏实实地治理国家才会有盛世。
其实,我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别不大,最有差别之处我认为不是郡县制是由君王亲自任免,而是郡县制牵制更多,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官官”相扣,形成纽带。且每个郡县领土不大,不足以威胁君主,且高官多为君主亲信,能够压制地方官员。这就与分封制有着相似之处了。周亡,不是败于分封制的战乱与动荡而失败与两个字------“欲望”。
人都有欲望,物质欲望,成功的欲望。这欲望可以促进你成功,也可以使你走火入魔,失了分寸。也不用清心寡欲,人都有欲望,成功者把欲望操控,失败者被欲望操控。只有击倒欲望的牵引,你就能走向成功。
去吧,向前奔跑,去谱写自己的历史,迈向未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