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队编制,大致是部,曲,屯,队,什,伍六级。伍辖五人,设伍长;什辖二伍,共十人,设什长;队辖五什,共五十人,设都伯;屯辖二队,共一百人,设屯将;曲辖五屯,共五百人,设曲长;部辖二曲,共一千人,设千人督,亦称牙将。本文编制采取这种说法。并在部上设营,五千人,设校检校尉;两营为一军,共计一万人,设校尉。 也有一种说法:五人为列,二列为伙,五伙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裨,二裨位军。按人数推算,一曲二百人,一部四百人,一校八百人,一军三千二百人。
伍长(五人)—什长(10人)—队率(50人)—屯长(100)—军侯(500)—军司马(1000)—都尉(2000)—校尉(算高级军官一般无长设人数)—中郎将—偏将军—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在三国时期,军队编制通常采用六级制,从下往上分别为:伍、什、队、屯、曲、部。部是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通常由两个曲组成,每个曲有五个屯,每个屯有五个队,每个队有五个什,每个什有十个伍,共计500人。军官的职位也相应地分为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