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演义》读后感暑期期间大体翻了翻张世贤的新作《经济学演义》,这是我看到过讲的最白话的经济学书。虽然有些原理看不太明白.但是也略知个一二三.他把曹操、袁绍、孙权以及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弥衡击鼓骂曹等脍炙人口的三国人物和情节,嫁接天想(联想)、彩虹(长虹)、乐哈哈(娃哈哈)、德嘉(嘉德)拍卖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市场经济主角,从而引出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这种写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读之后我不禁 感慨:“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其他的教科书,不能像《经济学演义》这么写呢?”前些年,美国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在这部电影里,卡通人物和“大活人”同时出演。你说它是什么电影呢?是卡通片还是传统的电影?似乎很难界定。但这种拍摄手法的效果特别好,观众很喜欢,于是,从那时起,卡通穿插真人成了一种很时尚的电影拍摄手法。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在创新产生之前,人们认为旧的东西乃是天经地义;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人们会发现:新东西是如此简单和美丽。这种“嫁接式”的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同我们所学的专业工业设计.很简单的例子过去的时候都任为轿车是越大气越规整越传统越受人们的欢迎.但自从HRV\SUV\CRV\MPV等类似轿车又胜似轿车的"创新"车型出现后.观点的确大大改观.看一下马路上的汽车的造型样式便可知创新的重要性.再比如,我听过某相声演员郭东临与冯巩所播的天气预报,也挺生动新颖的。当他绘声绘色地说到:“呜……,从西伯利亚刮过来一股,寒流!”的时候,那效果就是比四平八稳的天气预报播音员要来得好。这似乎又与工业设计有些关系,的确又深深的体会到什么是创意无限和创意的巨大作用,我以前在高中上政治经济学课的时候,当遇到那些味同嚼蜡的单元时,也曾经异想天开:要是用漫画或者寓言来讲述经济学的道理,那该多好啊!后来,还真的见过一些不错的读物。比如,记得看过张五常的《卖桔者言》。用大马哈鱼的例子,来说明企业生存的定理。可惜,大部分教科书以及经济学的文章著述,都习惯于“端着”。这似乎是为了印证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一个普遍的误区是:谁要是把科学弄得让群众喜闻乐见一点儿,谁让通往科学的道路稍微能够走得顺一点,谁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我们现在学的经济学、或者叫西方经济学(宏观和微观),其理论框架早在100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搭建完成了。后来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在原有的脉络上做出一些延展。因此,现在再来讲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工作就是介绍和诠释已有的理论成果而非做出什么新贡献。既然这样,何不把诠释的工作做得更人性化一点呢?在这方面,张世贤老师就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他自己是经济学博士,按照小人之心(比如我自己)来度君子之腹,越把经济学弄得高深莫测,才越能显得经济学博士的不一般,张老师显然不这么想。他用幽默的文笔、巧妙的比喻来告诉读者:经济学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并不神秘,而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实用的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张世贤老师的《经济学演义》,用了大量的三国的典故,这就使这本科普性质的读物,增加了很强的趣味性。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可能是中国传播最广的文学作品了。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都津津乐道。所以,张老师选择三国演义作为虚拟人物和事件的来源,可谓独具匠心。使人们读起来更加产生“无厘头”式的幽默效果,也就拉近了经济学理论和普罗大众的距离。比如,同样是阐述定理,张五常用的例子是北美哈德逊河的大马哈鱼来说明,而张世贤老师则拿司马懿和诸葛亮共用汉江来“说事儿”,后者无疑离我们中国的读者更近。如果你想轻松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建议你读张世贤老师的这本《经济学演义》。你大可不必正襟危坐、煞有介事,只需在茶余饭后想起来时随手翻阅,就可以教会你很多有用的知识,使你产生很多感悟。其实经济与其它学科及工业设计也是相通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关键点,使它们联系起来,对自己将是受益匪浅.
参考资料: http://www.designcn.sdu.edu.cn/forums/index.php?showtopic=1173
做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化春蚕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身上延伸/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给人间带来光明。这首小诗是无数优秀教师的座右铭和真实写照,也是我身在三尺讲台,心怀莘莘学子,拓开智慧的泉流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国家兴盛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我深知教师对于国家、社会和未来的重要性,所以在思想上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在教学上,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承担大量教学任务,近两年来累计授课课时逾1000学时。教学过程中,勤奋刻苦钻研业务,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平均1.5小时的课堂教学,我课前准备至少花费15个小时以上。不断推陈出新,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手段,开展讨论式教学,实施分组报告分组提问开卷考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所以结合以往工作经验以及营销理论,我开展了系列有特色、有创意的实训活动,成功实现单一知识与系统知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三个结合”,获得学院和学生的高度赞扬。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现在学生们把我当成良师益友,经常互通信电子笺,因此我专门设立一个文件夹保存师生间的信件往来。这是从师以来的最大收获,人生最快乐是事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很庆幸自己能从事自己最喜欢而且擅长的工作。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教师潜心科研,丰硕的教研成果具有“教研相长”之奇效。近两年来,我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产业经济学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公开发表《中国应对国际高油价的策略分析》、《对营销理论实施调研性案例教学的探讨》、《“活案例”教学法在营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创新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对策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动因分析》、《武汉地区构筑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关于国企团队精神建设的几点想法》等经济管理类科研文章8篇。已经或正在参与研究校级课题《湖北区域旅游整合营销的策略研究》、省级一般课题《中国家族企业变迁路径的实证研究》和省级重点课题《中部崛起背景下提升湖北核心竞争力研究》等3个课题。已经或正在参与编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市场营销实训教程》和学校组织出版的《市场营销综合实训》等2部教材。利用课余时间已经呕心沥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27人,手头现有撰写论文的毕业生20人。几年来,我以教育科研为乐事,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不断积累丰富的素材,为教学水平和营销理论的不断提升逐步夯实基础。
课余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因为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我将谨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古训,兢兢业业,以身作则,力争尽善尽美地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