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与小行星的区别

2025-04-13 09:04:3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矮行星定义:1.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
2.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
3.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4.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
小行星
小行星不能够满足上面的第二条,小行星的形状是无规则的,这是与矮行星之间很重要的差别。而第三条对于矮行星很重要,与行星定义的不同处只在矮行星未能清除在轨道上相邻的小天体,因而使冥王星从行星改列为矮行星,因为它未能清除柯伊伯带上邻近的小天体。

回答(2):

矮行星和小行星都是太阳系内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类似行星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不同的是,矮行星往往都具球形或者近球形的外形,有足够大的质量,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清除在轨道上的其他小天体。

回答(3):

小行星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
矮行星必须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回答(4):

矮行星的描述如下:
·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
·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
·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
而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行星是指: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呈圆球状;
3、不受到轨道周围其他物体的影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物体。

上面的定义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们的区别,一个是球型,一个是能清除轨道上的其他天体,一个没有,这是最主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