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代表磁场强度:磁场强度在历史上最先由磁荷观点引出。类比于电荷的库仑定律,人们认为存在正负两种磁荷,并提出磁荷的库仑定律。单位正点磁荷在磁场中所受的力被称为磁场强度H。后来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并不存在磁荷,磁现象的本质是分子电流。自此磁场的强度多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但是在磁介质的磁化问题中,磁场强度H作为一个导出的辅助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顺磁质:当磁介质进入磁场,受磁场感应,也会产生一个小磁场。
如果小磁场和原磁场同方向,就会加强(加强较小)原磁场,这种磁介质就是顺磁质。
抗磁质:抗磁质是磁介质中的一类,其相对磁导率是常数,略小于1,对外磁场的影响较小,属于弱磁性材料。
无外磁场时,抗磁质没有未配对的自由电子,所以它的分子固有磁矩m=0,对外不显磁性;
有外磁场时,抗磁质分子受磁场作用生成感应磁矩m',且磁矩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反。于是就在磁介质内部产生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附加磁场,从而使总磁场减弱。这就是所谓的抗磁效应。
差异:顺磁质增强原场,抗磁质减弱原场;
共同点:相对磁导率都接近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