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为什么要吃月饼啊,有什么典故吗?

2024-12-05 06:01: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回答(2):

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便父母双亡,在舅舅家生活。他舅舅是富户,让他给放牛。他饭量大,吃不饱,便宰牛充饥,把牛尾巴塞到山缝里,回家告诉舅舅,说牛钻到山缝里去了。他舅舅不相信,来到山上,抓住牛尾巴就往外拽 。朱元璋胆战心惊,心里说,可不敢让拽出来,果真就拽不出来,他心里说,要是能叫一声就好了,果然山缝里便传出了一声牛叫。

这样几次,他舅把朱元璋赶了出去。朱元璋没法,进寺院当了和尚。寺院里泥塑的神像夏天潮湿,得晒,老和尚动动嘴,朱元璋就得搬神像。

天长日久,朱元璋心中不乐意,气不能往老和尚身上出,便只有拿神像出气。一天老和尚不在跟前,他用小棍在神像身上一敲,嘟哝着:“你就不能自已出去!”这本是气话,谁知他这么一说。神像果真走了出去,朱元璋高兴了,挨着个儿敲一下说一句,敲完了,神像也出完了。

把神像弄出去,朱元璋便到一边玩耍,一会天上下了雨,朱元璋只顾贪玩,却把神像忘记了。老和尚看见,急了,赶忙叫朱元璋 ,朱元璋过来大喊一声:“还不给我进去!”神像一个一个进了屋,各就各位。老和尚大惊,不敢收留朱元璋,把他赶了出了寺,朱元璋只好四处要饭。后来他长大了,便联络普天下受若人,准备暴动反元。这当儿,他结实了刘伯温。

刘伯温也不是凡人,他是诸葛亮再生,深通谋略,据说有一次他游至深山,见有一碑,上有孔明写的碑文:“除了我无人到,下传刘伯温。”

朱元璋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择日而起了,可是元朝皇帝怕人造成反,禁止使用铁制工具,就是菜刀也用铁锁锁着,三五家合用一个,人们坐在一起说话,便被视为谋反,怎样才能联络暴动之事,却是一个难题。

朱元璋和刘伯温商量,刘伯温给他出了个主意:八月十四传送月饼,月饼内带个纸条,写上八月十五起事。

八月十五朱元璋率众起义,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推翻元朝的日子,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吃月饼

回答(3):

纪念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