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未成年人谈恋爱,肯定会有人说初恋的纯洁和非功利性。但是我要说的是,能把初恋带进婚姻的几乎少之又少。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在13、14岁的时候喜欢的人和喜欢的事和他成长到23、24岁是喜欢的人喜欢的事是不一样的,10年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的。小时候喜欢的人不一样现在还会喜欢。就好象5岁的时候你就喜欢吃薯片零食,可大了你就觉得海鲜和韩国菜是最好的一样。因为小时候你的视野太窄,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 初恋难忘这是肯定的,因为任何开天辟地头一遭的经历都是非常难忘的。但是不是任何事情的头一遭就是最好的。如果就为了想去尝试一下恋爱的滋味就去盲目地把一份最投入的感情给一个有可能你今后并不会喜欢不会生活在一起的人这样做是否值得悉迟好呢?难道等待就会错失爱情吗? 另外在西方还有一种理论,18岁的男女青年,尤其是男青年处于性饥渴阶段,男女青年此时的相互吸引最为强烈,而且不带"功利性",其原动力是动物的本能,有人认为这最"纯洁",不妨让这一阶段的男女先尝试下一"性交",把体内的能量释放释放,减少冲动后方能够进行真正的恋爱。但这一理论极容易被低层次的,只知道"性",不懂的"情"的一大批人(尤其是男性)所利用。 我特别想问他们:“你能为此而产生的后果负什么责任?你有能力建立一个家庭让自己爱的人生活幸福吗?你能保证你4、5年后还爱她吗?” 他们中99%的人连自己明后天吃什么饭都不能决定,就打着自己身体成熟的旗号去索取他们的所谓爱情。这种人的承诺能相信吗??他有兑现的能力吗? 人身体成熟的时间远远快过它接受知识的时间。所以十几岁少年可以普遍的性交同居怀孕堕胎,但是十几岁的少年很少有人能成神童完成大学学业的。性交属于生理本能,而学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却是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后一个过程基本完成,你才能和这类人去讲道理讲道德讲信仰。 而这类认为只顾自己快活就是真理的不讲道理也不愿意听别人和他讲道理的人,我们称其为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因此在法律和生活中我们都普遍认为他们的行为需要受到约束和指导,所以在它们未成年之前需要监护人——他的父旦扒母和其他的最亲近的长辈陪伴他一起生活,而他也需要生活在一个健全的和谐的幸福的由他的父母共同组成家庭中,由监护人来帮助他顺利的完成完成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成长过程。 而一旦这些环节中的一环出现了问题,那么通常这个未成年人的成长也比较容易出现偏差,这也就是为什么非双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冲动和犯错的原因。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捍卫家庭就是为了孩子和我们共同的未来。 综上所述,我认为人的身体早熟不见得他的社会知识和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也会增长,所以我反对在一个人的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建立的时候就盲目的谈恋爱,这样对自己的未来是一种损害。不过恋爱对于学习的影响我看和玩网络游戏睁铅不能自拔的效果类似。但是对学习的影响还是次要的,因为的确也有的早恋男女生可以做到不影响正常学习[但是这是不是也证明那份感情的体验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刻骨铭心朝思暮想呢?]。 早恋对人最大影响不是学习,而是对感情的那份体验。过早的恋爱会使得人在真正成熟起来的时候所能感觉到的感情体验变得平淡如水。当他真正感觉到该去寻找真爱的时候他的那份对爱情的执着和投入已经在一次一次的恋爱试验中丧失殆尽了。 这就好比百米赛跑,先起跑的人并不会先到达终点。而是会因为自己的投机取巧而被裁判判罚出场,最终会失去通往最终胜利目标的机会。享受人生的盛宴应该是和最重要的嘉宾一起入场,这个时候才是宴会开始的时间。而在盛宴开始前入场的多是厨师和侍者,他们也许会在一些角落里面提前偷偷品尝一些食物,但是当盛宴真正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个配角。真正的大菜永远是放在最后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