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慢性病患者来说,适量运动对健康有益,但不同的患者在锻炼身体的时候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不少老年人习惯早早起来锻炼,可身患糖尿病的人最忌讳“闻鸡起舞”式的锻炼了。因为晨间血糖值最低,如果再加上空腹运动,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所以,起床后应先进餐、吃药,晨练时间安排在餐后30~40分钟进行。
另外,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晨练活动,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一般在没有大风或明显降雨的情况下,太阳出来之前进行晨练是不太适合的。
早上醒来起床后,血压明显上升,然后逐渐下降;下午,血压从低谷再次升至一个小高峰;夜间,血压降到一天最低,出现一个低谷。有些血压控制得不错的患者,在晨起 1 小时内、每日服药前、早餐前测量的血压,也就是清晨血压,可能就意外偏高了。
那么清晨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约 40% 的心肌梗死和 29% 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时段。清晨时段,中风的发生率是其他时段的 3~4 倍。有清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会增高;高血压患者高度重视起来血压。
血压高该怎么办?
1、准确测量血压
起床 1 小时内,提前排尿,在服药和早饭之前测量晨间的血压,最好坐着测量。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存在和体位有关的低血压。
2、日常饮食的管理
限制盐和脂肪摄入、限制烟酒。坚持规律服药、坚持测量血压、坚持定期随诊、坚持良好心态和充足睡眠。
3、调整用药方法
如果在原有用药方案下,若清晨血压较高,可咨询医师,考虑使用长效降压药。为了更好地控制清晨血压,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
4、合理运动
在 6:00~10:00 避免剧烈活动,最好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会更安全。对于坚持晨练的高血压患者,可由医师指导,在晨起后服用短效降压药。老年人应特别注意,早晨清醒后不宜立刻起床,起床后也不宜进行强度较大的活动。应慢慢起来,从小活动量开始,逐渐过渡。
只有多方位出击,才能控制好清晨血压,全面管理好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