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是一组与血管坏死及炎症有关的疾病。多数病因不明,较明确的病因有血清病、药物奕态反应及感染;乙肝病毒已证实是多种血管炎的病因。临床上分为原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①多系统损害;②活动性肾小球肾炎;③缺血性或瘀血性症状和体征,特别见于年轻人;④隆起性癜及其他结节性坏死性皮疹;⑤多发性单神经炎及不明原因的发热。
组织活检对本病有诊断意义,其他检查有血管造影检查、自身抗体检查等。
(2)治疗 包括:①去除病因,消除过敏原;②治疗基础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肿瘤;③局限于皮肤的血管炎,常用抗组胺类药,如氯苯那敏12毫克/天,苯茚胺75毫克/天,分3次服,吲哚美辛(消炎痛)25毫克,每天2-3次,布洛芬0.4克,每天2次;④全身性血管炎可用泼尼松,或加用环磷酰胺;⑤抗血小松聚集剂可用阿司匹林,每天每千克体重3-10毫克,血管扩张药用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3次,或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10毫克,每天3次口服。
血管炎是一种周围血管病,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又称脉管炎。尽快去正规的医院进一步的检查,确诊病因,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耽误治疗时间。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急性或进行性发展的系统性血管炎疾病中,发热和关节症状比较常见,常累及肾、肌肉、胃肠道和周围神经,有时也累及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由于脏器内都分布着细小血管,所以在细小血管病变时,可能出现脏器受损表现。
在血管炎疾病中,常见的皮肤损害有:肿性红斑、紫癜、瘀斑、炎性丘疹、结节和坏死溃疡以及网状青斑等。
深部位较大血管的损害表现有肢体动脉闭塞,血流减少后引起缺血性疼痛,典型者呈间歇性跛行。又可有皮肤颜色改变、温度降低,组织营养障碍和感觉异常及动脉搏动减弱等。静脉病变可引起远端组织水肿、深部组织压痛和浅静脉怒张等。
血管炎就是患者的小血管壁及血管周围发生了炎症,患者一般在初期都会有身体出现乏力的感觉,同时伴有关节疼痛的现象,严重的还会流鼻血,所以这个疾病不容忽视,一定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争取早日治疗疾病。
找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