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控线和投档线有什么区别?

2024-11-16 00:17: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划分部门不同:省控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2、分数不同: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省控线(分数线),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的志愿未必达到某志愿院校的调档线。由于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多少不同、考生分数分布不同,投档线也就各不相同。

省控线即常说的录取分数线,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根据高校招生计划、考生人数、成绩分布,按照一定比例(常见的为计划的1.2-1.32倍之间)所确定的高校录取最低分数。

一般按批次划分,如一本分数线、二本分数线、三本分数线、专科分数线。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不得填报志愿,高校也不得录取,因此被称为省控线。

投档线也叫院校调档线或校线。院校在该批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本校公布的调档比例、考生报考人数、考生分数和本校在该省市的招生计划确定。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线,同一院校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的调档线都不相同。其中已录取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校当年在该省的投档线即校线。

扩展资料:

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其表述方式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计算机投档时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别排队,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相应的院校投档。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就是某批次各志愿间没有先后顺序,志愿之间是平行或者并列关系,其表述方式为:志愿ABCDEF,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考生根据成绩高低排序,针对一考生逐一检索其志愿ABCDEF,成功投档后,再同法审录下一名考生的志愿。

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控线  

百度百科-投档线

回答(2):

1、要求不同

省控线是在高考期间,省(区、市)划定的相应本科,专科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投档线是某高校按照一定的比例,如1:1:1.2进行投档,如果计划招生20人,学生投档人数就是24人,那么第24个人数的分数就是该大学的最低投档线。投档线是对报考该学校的考生分数高低排序,然后按计划比例截止到最后一名学生确定的投档线。

2、录取方式不同

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省控线(分数线),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的志愿未必达到某志愿院校的调档线。由于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多少不同、考生分数分布不同,投档线也就各不相同。

3、分数不同

投档线是高校对各个省市录取考生的最后一名的分数线来进行定义的,最后投档到该校的这名学生的分数就是该所高校在某省市的投档最低分数线,投档线是每个大学实际的收分。省控线是每个省录取的分数线。

扩展资料:

投档的状态:

1、自由可投

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

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

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

"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档分数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控线

回答(3):

投档线(调档线)的全称是招生院校投档分数线,是省级招生部门在该投档前,根据招生学校当年招生计划并扩大一定比例(一般是1:1.2),按照填报该校志愿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形成的,是省级招生部门给各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的最低成绩标准。通常情况下,投档线会高于或等于省(区、市)划定的该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报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所学校的投档线。

各招生高校的投档线,一般在每个批次投档前确定。办法是,由计算机对照各学校本批次录取的生源计划数,再按公布的投档比例,如l:1.2,确定一个投档数(通常投档数=生源计划数×投档比例);再按投档数来对应第一志愿报考某学校的考生成绩,将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所排的位次等于投档数的那名考生高考各科成绩总分,即为投档线。如某学校计划招收100人,乘上1.2的比例,即确定为120个投档数,再把投档数与报考某校第一志愿的考生成绩排序,第120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校的投档线;如省控线上一志愿考生报考数不能达到某校投档人数,则本省的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该校投档线。

投档数略多于计划录取数是为了让招生学校获得一定的择优余地。因此,总有一部分(一般是20%)考生被高校筛选掉。

回答(4):

资格线:可以填报相关批次志愿的资格,也就是说这个资格线以下的人是不能填报相关批次志愿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划定,由于条件各异,分数线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100分。如2004年山东省最低分数线理科为374分,同年青海省最低分数线理科是240分,相差140多分。 无论差距多大,但是各地确定分数线的办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例:某省2003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在报上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通常最低控制分数线分文科和理科线。如2007年江苏第二批高职(专科)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360分, 则低于360分者肯定不会录取,但高于也不一定会被录取,如某院校要录取500名,但报考上线人数达700人,从择优录取出发后200名就要被淘汰。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又称院校调档分数线,一般是按招生计划数1:1.2以内的比例投档确定。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确定的,每年都会不同。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别,有的院校在一个省(市)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可能较低。这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的多少决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录取分数线: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俗称的录取线。但是,光看录取线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同一个学校内不同的专业录取分数都不一样的。比如AB两个学生分数一样,也报同一所大学,A报的专业比较热门,B报的专业比较冷门,B被录取了,A却不一定会被录取。上述分数线中只有录取分数线是院校自己决定的,前面三个分数线均由省招办划定。

回答(5):

每年高考录取的时候,因为太多的专业术语凑一块儿,考生和家长头昏脑胀,实在不知该如何保持清醒。填志愿的时候好不容易搞懂了位次和专业级差,录取时候还遇上啥省控线、模拟线、投档分数线…如此多的线,真是绕晕了脑袋。现在,就来为大家理一理这些线与线的区别!

一、省控线---

省控线,全称是"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定线。既然是省定线,那当然就是各省划定的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省控线的划定是根据高校文理科招生计划数、选科及等级要求、考生成绩,参照既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相关性因素,按照一定的划线比例确定。通常情况下,由于考生在地域、院校、专业等选项上的差异,省控线上线人数与同批院校计划招生数是不可能完全吻合的。因此,为确保招生计划的完成,省控线需要“宽容”一点,来容纳考生的多样化选择。

二、 模拟投档线---

模拟投档线是指在平行志愿正式投档前,按照招生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和调档要求进行模拟投档时,形成的各院校模拟投档最低分。院校可以根据模拟投档的生源情况进行调档比例的调整,每模拟一次就形成一个模拟投档最低分,即一条模拟投档线。由于模拟投档线是在模拟过程中形成的,模拟投档线和正式的院校投档线之间存在变数与差距。在投档时,考生应以院校正式的投档分数线为准,只可将模拟投档线作为参考。通常,模拟投档线与院校的正式投档线差距不大。
三、院校投档分数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在经过模拟投档和比例调整,所有院校根据生源状况确定最终调档比例后,形成院校实际调档最低分,即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不是事先形成的,而是在对院校投档完成后自然形成的。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