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卫星变轨问题

2024-11-20 12:36:0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第一次加速:卫星需要的向心力
r
mv2
增大了,但万有引力
2
r
GMm没变,因此卫星开始做离
心运动,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点火过程有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在转移轨道上,卫星从近地点P向远地点Q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在远地点Q处,如果不进行再次点火加速,卫星将继续沿椭圆形轨道运行,从远地点Q回到近地点P,不会自动进入同步轨道。这种情况下卫星在Q点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以速率v3沿同步轨道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因此卫星做向心运动。 
为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在卫星运动到Q点时必须再次启动卫星上的小火箭,短时间内使卫星的速率由v3增加到v4,使它所需要的向心力
r
mv24
增大到和该位置的万有引力大小恰好相等,
这样才能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做匀速圆周运动。该过程再次启动火箭加速,又有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卫星的机械能再次增大。 
结论是:要使卫星由较低的圆轨道进入较高的圆轨道,即增大轨道半径(增大轨道高度h),一定要给卫星增加能量。与在低轨道Ⅰ时比较(不考虑卫星质量的改变),卫星在同步轨道Ⅲ上的动能Ek减小了,势能Ep增大了,机械能E机也增大了。增加的机械能由化学能转化而来。

回答(2):

II轨道是在P点为远地点,速度最大,比1轨道P点的速度大,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作离心运动,成为椭圆运动。
在Q点为远地点速度最小,比3轨道Q点速度小,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作向心运动,成为椭圆轨道。

回答(3):

第一次点火是在P点,点火前按I轨道前进,点火后按2轨道前进,如果不进行第二次点火(Q点)卫星的轨道一直是椭圆2,第2次点火后卫星轨道变成3

回答(4):

楼主你对卫星发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卫星发射时火箭加速,这是很必要的,如果不加速,那初始速度为0,怎么能升空啊。火箭加速之后,你看电视上放的,火箭在高空有一个转体过程,之后卫星和火箭脱离什么的。这是实际发射。至于高中物理中的卫星变轨,首先要知道,卫星在某一个圆周轨道上,必然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GmM/r^2=mv^2/r,得出v^2=GM/r,这是中学中常用的结论,你甚至记住更好,讨论一个量变化时另外一个量怎么变,常用的就是把其他变量消去,尽量在一个式子中只保留这两个需要讨论的变量。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GM是物理常数,v随着r的增大而减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结论是讨论圆周运动时候的情况,至于变轨,对于高中来讲有点复杂,因为这会涉及到椭圆运动,有点超纲,所以你只要对圆周运动会考擦就行。至于椭圆运动,会定性分析即可。举个例子,某一卫星在原来的圆周轨道上瞬间减速,那么你需要分析出:此时,根据向心力公式可以知道,向心力减小,但是又因为引力和速度无关,所以引力不变,因此卫星肯定会回落,从圆周运动变成做椭圆运动,并且变速点成了椭圆运动的一个端点。至于定量分析,在高考范围内不掌握也可以,但是自己可以适当拓展,比如说,你试着总结一下天体运动中的椭圆运动和圆周运动各自的能量关系,相信会有所发现。

回答(5):

我回答的是你问的. 因为卫星在p点变轨 儿变轨就需要加速 因此加速时向心力增大. 也就是说不可能在保持一个近似圆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