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俗语从字面上来看是一句关于餐桌上的礼仪的,而从古代到现在,我国对于餐桌上的礼仪都是比较注重的。无论是平时就餐还是宴请宾客,恰到好处的礼仪都是显示主人品行的很好的方式。不过许多人对于这句俗语还是不理解的,今天就来解释一下。
菜不摆三的意思是宴请客人吃饭的时候,饭桌上不能只放三样菜。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看起来太过于寒酸,不太尊重客人。一般来说,大三牲是牛羊猪,小三牲是猪鱼鸡。如果是这样招待客人的话,会让人觉得自己成了被祭祀的对象,难以接受。还有,三和散同音,像是不欢迎客人,希望对方早点散去的意思,宴席本是聚在一起聊聊高兴的事,而这样的寓意只会打扰了大家的兴致。
筷不成五的意思是宴席上不能只准备五双筷子,而且筷子的长短要一样。虽然在古代,客人有长幼尊卑的区分,但是在同一桌吃饭的话还是要统一标准,食物和餐具等一定都要一致,不然会让客人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
席不成六的意思是宴席桌上不要六个人坐一桌吃饭,因为寓意不吉利。古代宴请宾客的桌子一般是饭桌,如果六个人一桌的话,就是左右两人,上下各一人,整体来看就像是乌龟的头尾加四个爪子有讽刺的意味。不过现在我们吃饭的桌子基本都是圆形的,也就很少存在这个问题,这个礼仪也就没有被人们那么在意了。
餐桌上的礼仪源远流长,虽然古人流传下来的不一定还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社交场合,但是大部分的礼仪还是大同小异的。养成好的、文明的习惯礼仪,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对以后的生活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