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句~光纸上谈拉球是肯定学不会~还是自己多多练习
一:站位,其实很多人都会忽略站位问题,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站位,你就不能在最舒适最有把握的最好击球点出球,我们看有些人的动作很不协调,其中可能的原因就是出在站位的问题上。例如两个脚平行站立,做动作起来肯定没有重心,看起来就不协调。如果两个脚站立过宽膝关节过直,更显得僵硬,这样更不能利于自己的调整下一板,所以我们在学习或者改自己的动作首先去看你的站位是不是对的,协调的?我们比较理想的站位是:(都是右手握拍)两脚与肩同宽或者稍宽,左脚稍微前,膝关节稍曲,挺胸收腹。身体放松,像弹簧一样能随时启动!这个动作应该不是站死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来球都有一定的微调。最主要的是运用弹簧般的身体能够调整击打不同的来球,这个就是我们需要放松和像弹簧般身体的主要出发点。
二:重心,我们的重心也是很主要的,我经常强调的是用身体去打球。在对待不同来球我们身体的重心都有一定的变化,如果身体的重心不稳,或者重心偏移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个人技术,或者说出去的球没有质量。业余的球迷尤其要注意重心的作用,为什么你出去的球没有速度,没有命中率?这个也是关系的,在不击球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重心应该在两脚中间。当步法调整好以后,我们找到最佳的击球点和击球位置,我们身体的中心应该向右脚偏移,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的重心在右脚上,当迎前的整个过程作用力到球的时候我们的中心应该是迅速偏移到左脚,而重心不是向左走的,而是向前走的。最理想的重心交换,应该是在转到左脚的时间的时候接触球,这个时候的力量和稳定性最好。
三:腰部,腰部是贯穿下身和上身的桥梁,起到承下启上的作用,“力从脚根生”而这个力要作用到球上,都是通过腰部传输上来的。有些球迷的力量脱节很主要的一点就是在腰部上,集体表现为,腰部紧张、僵硬、灵活性不够等等,所以我们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身体重心带动的时候我们的腰部要适当的放松,在身体重心转移的时候我们的腰部也要有适当的转动来带动上身,在球出手以后我们腰部要“锁住”,不能让腰部随着身体重心的转移而放出去,要有个“锁住”的过程,这样我们更利于我们还原和下一板的再发力。
四:大臂,大臂是前臂的哥哥,所以前臂“半圆”动作的好坏,跟大臂也有很大的关系,假如重心好了,腰部放松能带动了,我们的大臂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好,同样也会影响你整个动作的完成到最佳状态。所以密切的去注意我们的大臂是由必要的,特别是在对拉、远台处理球的时候如果没有大臂的动作你的球肯定是不过网点居多。腰部带动好以后,我们的大臂应该适当的放松往后拉,我强调的是大臂跟腰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腰部转动的时候大臂就应该一起放松拉开引拍了。在接触的球的时候有个往前送到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做的好,那么你出去的球就很“顶”如果送的动作做不出来,会一定程度的影响你出球的第二弧线。也就是说你的球不够“顶”。
五:前臂,越来越接近球拍了,所以我们的整个动作就应该越来越放松了只在接触球的那一霎那才发力,乒乓球是属于半圆化的运动,在正手动作更是明显,而在看很多球迷或者小朋友打球的时候没有体现出“半圆化”前臂根本就没有收缩过,导致出去的球生硬。落点不受自己的控制等等。所以我们在以后应该注意我们的前臂动作,前臂收缩得越好,你出去的球越有数,力量速度也就更快。在重心到右脚准备迎前击球的时候我们的前臂是打开的。差不多跟大臂成直线,稍曲在重心和腰部转移带动迎前准备接触球的时候,我们前臂应该迅速往前“收”这样就比较利于整个力量的传导和协调性。
六:手腕和手指,手腕和手指是我们接触球拍最近的地方,如果使用好手腕和手指说明你“会打球”了,特别是手指,也体许很多业余球迷打了一辈的球还没有体验过一次手指在打球中的作用。在很多方面我们的手指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在主动发力的时候我们的手腕应该有个接触到球带的动作,也就是在拉拍的时候我们的手腕放松稍微展开,在接触上球的时候我们的手腕发力往前收,配合前臂的“半圆”当你知道用手腕配合前臂的动作你会知道什么是“暴”会体验到从来没有过的“爆”直拍选手在使用在拉球中使用手指的时候,接触到球,拇指应该发力压球拍,后面的中指应该给球拍一个顶往前的力。横拍是用拇指跟后面的食指。球迷们慢慢用心去体会。
从上面六个基本动作中我们可以这样来串连:利用步法找好来球落点,站位找到最佳的击球位置,重心向右脚转移迎前击球,在接触到球的时候重心转移到左脚,同时腰部也向前转,大臂带动小臂做个“半圆”的运动,当接触的球的时候前臂迅速收缩,手腕也往前收,发力连摩带打把球拉出去!
没啥说的
如果你想学拉球
就从拉长球练起
拉的球越长越好~~~然后再练习短拉~
乒乓球运动项目拥有众多的爱好者,这些爱好者的自学自练、自娱自乐,没有教练指导、没有有效、得法的练球方法,往往是技术提高很慢也容易出现和形成一些错误的技术动作。虽然作为业余爱好者来说不必苛求技术动作要达到某种规范的程度,但如果业余选手在练球的过程中能掌握一些必要的技术动作要领,合理的击球动作,练球的方法、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娱乐的兴趣和健身效果,从而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一、乒乓球基本的姿势、步伐和合理的击球动作
1.掌握正确的基本姿势
打球者的基本站位是根据自身的打法特点或技术风格来选择近台、中台,以及对球台左右区域的照顾范围来确定的。以右手握拍为例,左脚应稍在前一点,其主要目的是在正手击球时能借助转体的力量进行击球。而在许多业余选手中脚的站位正相反。身体的姿势不要僵直,应上体稍前倾,适当含胸收腹、两膝适度弯屈,前脚掌内侧着地,略提踵。以保持快速起动状态。
2.步法
乒乓球的步伐有单步、并步、跨步、跳步、交叉步等。不同的技术会运用不同的步伐,应寻求能发挥自身打法特长的步法进行练习,加以掌握。还有用于调整每次击球间隙中的小碎步和每次移动前先用的小垫步起动,使下肢动作富有弹性,起动迅速。对不同落点的来球,进行还击时,不是靠调节手臂和身体姿势来击球,而是应该让你的脚动起来,以步法的移动去找固定的击球点和时间。好的步伐是在确保击完球后,身体能保持良好的稳定与平衡,为再次移动作好准备。
3.合理的击球动作
要想准确、稳健,有效地回击来球,首先要准确地判断来球。应根据来球的旋转、力量、速度、落点采用不同的打法;第二是选择合理的击球位置即击球点。正确的击球位置应在身前,有利于动作的伸展和发挥手臂、腰、脚等各部位的协调和发力作用。第三,是合理的击球时间。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球从上升到回落可分为上升期、高点期和下降期。不同的技术与打法,其击球的时间各有不同,把握好击球的时间,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如能改变击球的时间,则能打乱和破坏对方的击球节奏,从而控制场上局面。第四是把握好击球部位和调整与控制拍面的角度。它是提高击球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击球站位与拍面角度的选择,取决于来球的旋转性能、落点、弹跳的高低,以及自身回击球所运用的技术。一般情况下回击上旋球拍面向前倾击球中上部;平击球拍面基本垂直击球中部;下旋球拍面向后仰击球中下部。第五是注意对击球力量的合理运用,力量的调节分发力、借力、减力。具体运用应依据击球的距离、技术和打法的不同加以运用和调节。最后是手法、腰髋和腿部力量的协调配合运用要合理。
二、乒乓球基本技术的练习方法
技术部分的练习可分单项技术和结合技术练习。
1.单项技术练习方法
第一,运用固定线路有规律地单线练习某一单项技术,有助于体会这一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方法,由于规定了回球线路、落点相对比较固定,双方击球次数就会增加。有助于提高控球的能力,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例如:“攻球”进行近台快攻练习,可采用单线练习,即正手斜线对攻;侧身斜线对攻;正手直线对攻等练习方法。例如:“推挡球”、“搓球”等等技术的练习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第二,采用一点对两点:正手一点攻对方两点(1/2台;2/3台或两角);侧身一点攻对方两点等练习方法。也可采用无规律的变化两点的练习,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快速反应能力及灵活的步伐,以及灵活运用技术的能力,无规律的练习应建立在有规律练习的基础上。
2.结合技术练习方法
它是一项综合性练习方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项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如:推挡侧身攻;左推右攻;拉后扣球;搓中突击;拉中突击;推挡侧身扑右等等结合技术。使练习者能较好地掌握各项技术,提高连续击球的能力和攻球的质量,逐步培养使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同时为运用战术打下基础。
在单项技术和结合技术达到一定能力水平的情况下,结合实战练习达到逐步体会和提高。乒乓球技术与战术较为复杂,对手之间距离较近球速又快,对身体各种素质要求也较高,如:灵活性、协调性、力量、反应能力等,对从事乒乓球运动的爱好者来说,要想打好乒乓球,需从基本功练习开始,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提高,健身娱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