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海燕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2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海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如果在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海燕”的资料)
活动2【活动】海燕
二、走近作家作品。
1、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在预习中收集到的作家作品知识。
2、学生交流
3、出示幻灯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2、分组合作研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完成如下任务:
A、用——画出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找出暴风雨的变化,起小标题。
B、身处这样的险恶环境,海燕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画出直接描写海燕的段落或句子,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并补充题目“ 的海燕”
C、海上其他的海鸟面对暴风雨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读一读相关的段落,圈画出关键词。并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
3、指导揣摩精读。
(1)、验收分组学习效果,指导朗读。完成板书。
暴风雨(的变化):孕育—迫近—将临
高傲、勇敢„„的海燕:渴望—迎接—呼唤
海鸟们:呻吟、飞窜、恐惧、胆怯、躲
(2)、《海燕》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也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共分三个乐章。你能划分出来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
第一幅(1--6)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幅(7--11)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幅(12--15)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四、难点突破——感受象征手法
1、任何文学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海燕》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写成的?
补充背景资料:课件展示
2、作者仅仅是在描绘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场景吗?如果不是,那么作者写到的一些具体事物都代表了什么呢?大家不妨把它当谜语来猜猜。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
总结:实际上这里面正是运用了一种文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