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地理位置及其它的相细资料

霞山区地理位置及其它的相细资料
2024-11-07 10:41: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霞山区,隶属于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中心城区。面积116.97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西南雷州半岛,濒临南海。东隔麻斜海与坡头区相望,北与赤坎区接壤,西与麻章区毗邻,南拥湛江港与东海岛相连。 2012年,霞山区完成生产总值288.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1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82亿美元。财政总收入73.5亿元。 霞山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属北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基本无霜期。

位置境域

霞山区是湛江市中心城区,位于雷州半岛

东北部,濒临湛江港湾。地理坐标东经110°18′~110°30′,北纬21°01′~21°17′。东隔麻斜海与坡头区相望,东北以菉塘河为界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接,北至楼下村与赤坎区文保、草苏村交界,西北至陈铁、西厅、东纯村与麻章区白水坡、厚礼、沙沟尾、江门坡村交界,西至三岭山森林公园与麻章区祝美村交界,西南至北月、木兰村与麻章区鹿绪、客路村交界,东南拥湛江港与东海岛经济试验区相连。全区由一块大陆和特呈岛组成,土地总面积116.97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地质:霞山区地层属于新生界第四系的下更新统。主要岩性为一套杂色粘土,粉土质砂、粉质粘土、粘土、砾石和砂互层,其厚度为13.58~254.14米不等。地层产状近乎水平,交错层理发育,与下伏上第三系下洋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霞山区地表层的第四系松散至半固结积层产状近于水平,其下的基底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基底构造格架主要由北东向及北西向基底断裂组成,次为东西向及南北向基底断裂,均为隐伏基底断裂,控制基底形成局部断陷和断隆。

霞山区域由于物理、化学、人力、物力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地面沉降、滑坡、崩塌、地裂缝、膨胀土地变形、软土地基变形、环境水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砂化、水库山塘和港口淤积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

地貌:霞山区由陆地和一个海岛构成,东西宽10.5公里,南北长12公里,除去海峡,陆地总面积116.97平方公里,其中特呈岛面积3.6平方公里。

霞山区地势北部、西北部较高,逐渐向沿海倾斜,以滨海平原为主,局部为台地,间有丘陵,三者比例约为5:3:2。滨海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台地、丘陵处于西北部。海拔高度:滨海平原在2~20米之间,台地在30~50米之间,最高点是三岭山,海拔高度108~165米。本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10度以内。


气候

霞山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日照长,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分布不均,台风、干旱、海潮、雷电威胁较大。

光热:霞山区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间长。7—10月份日照时数量长,分别为215.2小时和194.2小时。 2、3月日照时间短,分别为77.6小时和79小时。光能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0.28千卡/平方厘米。

气温:霞山属热带季风气候,热季时间较长,寒季时间短,7月气温最高,月均28.9℃。1月气温最低,月均15.8℃。年极端高温38.1℃(1958年5月9日),年极端低温2.8℃(1967年1月17日)。从热量条件看,无气象意义上的冬天。


水文

河流:霞山区只有2条小河:南柳河,菉塘河。

南柳河 属于浅短河,全长13.5公里。发源于三岭山,流经霞山区海头镇,于霞山区宝满村东注入湛江港湾。该河上中游常年枯水,下游成为城市排污河。

菉塘河属于浅短河,全长6.2公里,发源于霞山区海头镇屋山村后塘岭。下游已成为城市排污沟。

潮汐:霞山区沿海潮汐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湛江港湾平均潮差2.18米,最大潮差4.52米。自湾口上朔到湾顶潮差增大,涨潮历时长于落潮。潮流受地形控制为往复流,最大涨潮流速2节,落潮流速3节。台风暴潮水位高达6米。

土壤

霞山区两面环海,地势较低,土壤成带状分布。土壤的成土母质以滨海冲积物和浅海沉积物为主。滨海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分布在沿海地带,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遍及全区,分别占霞山区陆地面积116.97平方公里的51.93%和33.75%。玄武岩土壤和沙质岩土壤这两类土壤约占霞山区陆地面积的14.32%。霞山区的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砖红壤、菜园土、滨海沙土、滨海盐土和滨海盐渍沼泽土等6个土类。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霞山区土地面积116.97平方公里,173322.7亩。其中耕地49496.7亩,园地163.6亩,林地19406.2亩,牧草地15.4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9312.8亩,交通用地3776亩,水域45486.4亩,其他未利用土地5665.6亩。

霞山区50%以上为沿海平原,地势平坦,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10度以下,土地利用率较高。土壤养分含量:滨海沙土田有机质0.21%,全氮0.01%,全磷0.02%,全钾0.48%,pH值6.1。黄砖红壤有机质0.66~1.75%,全氮0.03~0.06%,全磷0.02~0.04%,全钾多在0.29%以下,pH值5.0~5.5。水稻土的低泥炭土田有机质6.90%,全氮0.18%,咸解氮168.5PPM(即百万分之一),速效磷17.6PPM(即百万分之一),速效钾56.7PPM(即百万分之一),pH值6.0。

海洋资源

霞山区两面濒临湛江港湾,海岸线总长28.5公里,其中特呈岛海岸线长7.5公里。

霞山区特呈岛东至东南海滩1000亩原始红树林, 1998年被定为国家级海洋植物保护区。

霞山区水产资源丰富。2000年,霞山区海滩涂面积512.4公顷,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约4000多公顷,3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渔场约1400平方公里。离市区10公里之内的渔场有广州湾渔场、雷州湾渔场和湛江港渔场。渔场汛期长、产量高。主要海洋生物:鱼类有鳘鱼、马鲅、马鲛、鰽鱼、石斑、黑鲳、白鲳、大黄鱼、鱿鱼、墨鱼(乌贼)、章鱼、鲦鱼等。虾类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狗虾、虾姑等。蟹类有锯缘青蟹、梭子蟹、乳斑虎头蟹等。贝类有牡蛎、花螺、青口螺、角螺、红口螺、东风螺、指甲螺、海胆等。腔肠类有沙虫、泥丁等。海兽类有海豚、鲎等。藻类有江蓠、马尾藻等。此外还有海蛇等。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霞山区只有少量丘陵、台地,野生植物少,科属少。霞山区约有药用植物460种,油脂植物6种,纤维植物600多种,野果20种,食用药用真菌4种,蔬菜280种。

人工栽培植物种类:树木有木麻黄、榕树、松、桉、云杉、樟树、棕榈、台湾相思树等。农作物有水稻、蕃薯、木薯、小麦、玉米、粟、大豆、花生、甘蔗等。果树有荔枝、龙眼、香蕉、芭蕉、木波罗、木瓜、火龙果等。蔬菜主要品种是白菜、青菜、芥菜、椰菜、萝卜、芹菜、葱、蒜、通心菜、青瓜、西红柿、丝瓜等280多个品种。食用菌有草菇、冬菇、木耳等。花卉常见的有紫荆花、杜鹃花、茉莉、大砺花、月季花、玫瑰花、兰花、各类菊花、桃花等;药用植物有霍香、淮山、胡椒、薏米等。

野生药用植物有金银花、田基黄、鸭瓜草、夏枯草、岗芝麻、地胆头、布渣叶、牛大力木、野菊花等300多种。

动物资源:霞山区野生动物少,人工饲养生物和海洋生物丰富。野生动物兽类有:狐狸、野狗、黄猄、水獭、野兔、野猫、穿山甲等7种。两栖爬行动物有:金环蛇、银环蛇、青竹蛇、索蛇、眼镜蛇、草花蛇、蜥蜴等7种。鸟类有白鸽、鹌鹑、画眉、毛鸡、鹧鸪、百灵鸟、麻雀、猫头鹰、鹦鹉、八哥、鹤、乌鸦、喜鹊、燕子和海鸥等30种。海洋鱼类有17目、73科、131属、170种。经济鱼类有32种,有:大黄鱼、斑点马蛟、石斑鱼、白鲳、金丝鱼、海鳗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科中的6属16种,有墨吉对虾、斑节对虾、中华管鞭虾、锯缘青蟹、中国龙虾和波纹龙虾等。螺类常见的有杂色鲍、爪螺等。此外,还有章鱼、鱿鱼、乌贼,以及海胆、海参、海蜇、海马、泥丁、海龙、海龟等。

人工饲养的有:猪、鸪、金钱龟、野鸭、竹丝鸡、珍珠鸡、毛鸡等。海水养殖的有海鲡鱼、石斑鱼、黄花鱼、红鱼、腊鱼等。淡水养殖的有鲢鱼、鳙鱼、鲤鱼、胡子鲶鱼等。

水资源

地表水:地表水全靠下雨,丰水年径流深1017毫米,径流量13.88亿立方米,平水年径流深623毫米,径流量8.5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4.7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656毫米,径流量8.95亿立方米。平均每人1534.6立方米,每亩土地490.24立方米。

地下水:霞山区地下水源地面积约107.7平方公里,可开采资源:浅层水16.0万立方米/日,中层水11.59万立方米/日,深层水4.75万立方米/日,总计32.33万立方米/日。


人口民族

人口

1953年,西营人口普查总人口66611人,其中城区36897人,农村29714人。1964年,霞山区人口普查总人口110724人, 其中城区79396人,农村31328人。1982年,霞山区人口普查数224645人, 其中城区人口173081人,农村人口51564人。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霞山区总人口280720人,其中城区人口227779人,农村人口52941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霞山区总人口341249人,其中城区人口289792人,农村人口51457人。到2010年,霞山区人口数达41.6万人。

民族

霞山区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据三次人口普查统计(1982、1990、2000年人口普查)1982年居住民族20个,汉族172347人,占城区人口的99.6%,其他民族人口734人,占城区人口的0.4%。1990年居住民族28个,汉族279523人,其他民族人口1197人。2000年居住民族32个,总人口341249人。其中汉族339375人,占全区普查人口的99.46%,少数民族人口1874人,占全区普查人口的0.54%。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11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60%,其次是满族、土家族、回族、苗族、蒙古族、布衣族和瑶族。

交通通讯

公路:霞山区位于湛江市区中部,濒临湛江港,陆路有三条市区大道与赤坎区、麻章区相连,并与207、325国道沟通,还有省道黄海线贯通吴川、雷州。2000年,茂湛高速公路建成,广湛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霞山区货运服务中心下设28个服务代办站,有客运汽车222辆,座位2803个,年客运量965万人次。货运汽车662辆,吨位3254吨,年货运量703万吨。2000年,区属交通运输单位共有客运汽车110辆,座位640个。货运汽车1733辆,吨位5780吨。客运量15193万人次,货运量1184万吨,运输业增加值5806万元。

航运:2000年,湛江港务局已建成5个作业区,有码头泊位42个,码头岸线长7005米,年设计通过能力3482万吨。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通航,年进港船舶达2000多艘次。2000年,旅客进出港量为29.61万人次。货物吞吐量为2038.26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15.33万吨,占59.6%。集装箱吞吐量为7.48万标箱。全年营交收入4.93亿元,利润总额1213万元。

铁路:1996年霞山区新建站房面积19167平方米,铁路客运量215万人次,货运量597万吨。1997年客运量222万人次,货运量603万吨。1998年客运量222万人次,货运量553万吨。1999年客运量下降至212万人次,货运量下降至492万吨。2000年客运量227万人次,货运量591万吨。

黎湛铁路通车后,2000年,霞山区有铁路专线16条,总长16858米。

航空:2000年,湛江机场占地200公顷。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30万人次,为4D级机场,具备24小时运行的保障能力。2000年,湛江机场通航航线18条,起降飞机7965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0.97万人次,其中旅客发送量17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985吨;机场保障各类航机安全航行73492架次。

邮电:2000年霞山区快递通达点发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所有城市。移动通信于1991年开始建设,1992年1月28日正式开通。1993年霞山区放号3569户,业务收入超2000万元。1996年放号1.1万户,收入增到2.08亿元。1999年放号3.9万户,收入达4.43亿元。2000年,放号20万户,收入8.0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