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设了五个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
太学。
太学。
统称太学 呵呵
夏代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但是能掌握文字的只是奴隶主贵族中的少数文化人,借助文字接受教育的只是少数贵族的子弟。
根据文献记载,夏代已有了学校的设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称“序”,“序”最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第二类称“校”,“校”原是指用木材围成的围栏,是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利用这宽广的场所来进行军事训练,成为习武的场所,也在此进行其他方面的教化活动。
“序”和“校”是两种面向不同对象层次的教育机构。前者设置于国都,面向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教育;后者分布于乡里,面向平民甚至奴隶进行教育。
夏是一个崇尚武力,依靠武力统治的政权,所以它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都和它的政权性质密切相关,以上两类学校都起源于武备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军事训练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弓箭在当时是先进和重要的武器,故成为教练的重要内容,“序”的金文写法即是房内有人用手持弓箭状。除军事技术训练外,宗教教育和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夏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商(16BC-1BC)是我国奴隶制文明得到迅猛发展的一个朝代。农业耕作技术,织麻、制陶、制铜等手工业技术都较夏代有明显提高。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趋复杂化,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的进一步发展。
商代已经有了基本成熟和系统 的文字。商代后期曾建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在殷的遗址上出土了大量刻有古文字的甲骨,故称之为甲骨文。已发现的甲骨文字计约4000-5000个,经研究可识读者达1000多个,和我们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除甲骨文外,尚有刻在陶器上的陶文和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等。在文字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典册 。成为重要的书面学习材料。
商代已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甲骨文和其他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商代学校名称的记载,如“大学”(“右学”)、“小学”(“左学”)、“庠”、“序”等。大学、小学之分,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在教育上的不同要求,划分了不同的教育阶段。
在教育内容上比夏代更丰富了,除思想政治教育外,还有礼乐教育、军事教育(主要练习射、御技术)、书数教育等,可见西周时达到鼎盛的“六艺”教育(“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详见下节)商代已基本成形。
西周(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它的教育也是奴隶社会教育的典型。
西周社会结构的两个最重要方面,其一是分封制 ,其二是宗法制。
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又称之为“学术官守”,形成“学在官府”局面的基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西周的社会制度结构。“学在官府”具体表现为(见教材第17-18页):(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可见贵族垄断了教育的物质资源,也垄断了教育活动本身。这也导致西周官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官师合一”
西周已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了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学校。西周的学校设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设在天子或诸侯国王都内的学校称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内的学校总称乡学。
(一)国学
国学设在周天子和诸侯国的王都内,主要是为贵族奴隶主子弟设立的。
贵族奴隶主子弟在未入正式学校之前一般都要接受相当严格和规范的家庭教育,《礼记·内则》中记载了贵族奴隶主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
男童到了一定年岁后就要进入国学学习。无论是天子的国学,还是诸侯国学,都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这里指明了设学的地点,小学在“公宫南之左”,设在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都城内,为儿童入学提供方便。而大学的入学对象已基本是成人,他们可以就远求学,所以大学设立在郊区,这是合乎情理的。
儿童随其家庭的身份等级的不同,进入小学的年龄有早有晚,贵者入学的年龄早,反之则晚。最早八岁入小学,晚者到十五岁才入小学。进入大学的年龄也因此有所不同,有的十五岁,有的二十岁。
天子的大学和诸侯的大学不仅名称不同,主要是存在着规模大小和等级高低的差别。天子的国学规模较大,结构比较复杂,四面环水,总称为辟雍。辟雍内根据教学科目和活动内容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功能区,故有所谓“四学”和“五学”之称。诸侯王都所设的大学建制比较简单,一面临水,称为泮宫。
(二)乡学
乡学是指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内的学校,入学对象主要是下级奴隶主和平民的子弟。
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其教育内容有明确规定,即所谓的“乡三物”:“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考核与奖惩
《学记》记载西周大学分别在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行和道艺两方面,七年告一段落,称之为“小成”。第九年时经过考核,德行和道艺都达到要求,结束学业,称之为“大成”。
对于合格的学生,可以分派官职,奖励爵位和俸禄。对于不合格的学生(特别是德行上不合格的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劝诫程序后,仍不改悔的,则流放远方,永远不再使用。
乡学中也有成套考核制度,通过考核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三.“六艺”教育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的方面:
一)礼乐
礼乐发源于原始社会宗教活动中的仪式(礼)和音乐歌舞(乐)。
周礼的范围已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
西周国学所教的礼主要是“五礼” :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乡学中所教的主要是“六礼”:冠、婚、丧、祭、飨、相见礼。礼的教育不仅在养成礼仪规范,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来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有效地维护奴隶社会秩序。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 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包含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乐不仅在贵族生活中融为一体,礼、乐的教育作用也是相互配合的。礼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礼记·文王世子》)。
(二)射御
周立国之后,面临的是以人数较少的氏族统治庞大殷氏族的形势,他们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极重视武力建设,反映在教育上是加强射、御之教。
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西周时期以车战为主,常以拥有战车的多少来衡量一国武力的大小。每四匹马牵引 一辆战车,车上甲士三人,一人靠前为御手,后面左右各一人,左边的持弓箭,是主要攻击手,右边的持矛击刺,另有车甲士在车傍步行,以备替换车上的甲士。每辆战车还有步兵随同作战。车甲士都是奴隶主阶级,步兵则属平民甚至奴隶。因此射、御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术。
西周学校对射、御教学的要求极严,各有五项标准,即所谓“五射”和“五御”。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三)书数
“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书、数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礼记·内则》中说:“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汉字发展到西周,已经相当成熟。根据文献记载,西周时就已经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六个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称为六书。还编写了小学文字教学用书《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数在西周并不单指算法,还包括历法等与数字计算有关的知识。中国人很早就采用了十进制的计数方法,当时除了学习用十进制计数之外,还学习一些日常计算。根据研究,西周已经能进行四则运算;进行田亩面积的计算;发现了勾股定律等,这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处在先进水平。我国古代的计算方法先是采用筹算,后来在这基础上发展了珠算。筹算在西周末年或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也可能是西周学校的教学内容。数还包括历法,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序排列成六十“甲子”,用以计年。这些知识都属于数的教学内容。
(四)总结
“六艺”教育是中国教育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由夏、商到西周的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到西周发展到最完备,成为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