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誉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北拥草原、南临黄河,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
扩展资料:
呼和浩特,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西汉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塔利村(旧称“塔布陀罗亥”,蒙古语译音)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
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同时,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参考资料来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城市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呼市,即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旧称为归绥,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迁入呼和浩特。[1]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呼和浩特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有国际列车航线通往乌兰巴托。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意为蒙古语,汉语为青色的城市,也叫青城。英语:Hohhot/Huhhot)。简称“呼市”
城市级别
首府城市 中国乳都
政府驻地
新城区
呼市是呼和浩特市的简称。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市是呼和浩特市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