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人文历史有哪些?

2024-11-16 03:48: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无锡有3000年的历史,据《史记》记载,商朝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及其弟仲雍从陕西来到这里定居,建“勾吴”国,这就是无锡建城的开始。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年)封仲雍后人周章为吴君,吴国随之建立。战国末年,无锡成为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锡县。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无锡县为有锡县。东汉建武年间复称无锡县。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无锡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县为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合并为一,复称无锡县。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
无锡以江南文明的发源地彪炳史册。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建无锡充满了温情和水。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之滨,北临长江,南接浙江、安徽两省,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地形为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全市总面积465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632.70平方公里,下辖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市和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郊区、马山区、新区六个区。人口430万,市区约92万,目前发展为轻工、纺织、电子、化工、机械等工业的中等城市.
无锡的经济发展有深厚的基础,在唐武则天时,无锡就是重要的漕运之地,在明朝,织布、陶瓷、制砖等手工业非常发达。明弘治年间,无锡的手工织布业繁兴,成为“布商云集、布行如列”的布码头。闻名的布码头,和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银码头齐名,清后期无锡和九江、长沙、芜湖合称为“中国四大米市”,无锡的稻米质地优良,尤其是太湖边的香米,粒粒如玉,既香又糯,被列为皇室贡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民族工商界的代表人物荣宗敬、荣德生先生率先在家乡开办了中国首批民族工业,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样地之一而载人史册。到三十年代,无锡已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家工厂的新兴工业城市。从此,无锡便以“小上海”称誉海内外。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无锡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绽开了“乡镇企业”这一工业新花,无锡又在中国的经济史上添上了“乡镇工业创始地区”的辉煌一笔。
无锡方言属吴方言。吴方言习惯上称吴语。无锡方言随着社会、历史的长期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无锡的标志:88米的灵山大佛、锡惠的文光塔。
无锡溪水条条,自古城南最美,据说,此河为东汉名士梁鸿所开,故无锡又称“梁溪”。
无锡市,东距上海市128公里,西离南京市183公里,沪宁铁 路横亘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水陆空交通便捷。
无锡市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锡境内地势平坦,间有低山残丘,河流湖泊纵横 交织,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回答(2):

无锡建制沿革
无锡建制沿革: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无锡、宜兴、江阴(代管)3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无锡历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丰富了太湖流域辉煌的远古文化。

公元前11世纪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今锡山市梅村镇),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太伯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奉立为君主,自号为“勾吴”。太伯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相传他率领众人开凿了长数十公里的太伯渎(俗称伯渎港)。还栽桑养蚕,制陶冶铜,“数年之间,民人殷富”。周灭商后,因太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从太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太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
  
无锡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无锡历史悠久,据仙蠡墩遗址、许巷遗址等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夏朝以前,无锡即有部落聚居,生息劳动。 在新渎庙墩、 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高城墩、祁头山、骆驼墩等地,均有原始民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无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禀父的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偕弟仲雍,南来梅里(今无锡县梅村)定居,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受到当地百姓拥戴,被奉立为君主,筑起城廓,建立荆蛮小国,自号勾吴,筑吴城。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 从泰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泰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留下了伯渎港、阖闾城,以及东汉时期的泰伯庙、泰伯墓等许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迹。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无锡设置县的时间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称无锡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地区。1953 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3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行政区划2001年,无锡市辖7个区,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92个镇,31个街道。

回答(3):

风景名胜
无锡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风景区可依次划分为:太湖游览区、古运河人文游览区、吴文化游览区、江阴人文景观游览区、宜兴生态园林游览区等,在这些地方,人们能感受到太湖的绝美,古运河的伟大,吴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无锡自然风光的优美、民风民俗的纯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 (明·无锡)
薛福成故居建筑群 (清 ·无锡)
鸿山墓群 (周·无锡)
泰伯庙和墓(明至清 ·无锡)  
惠山镇祠堂(南北朝至民国·无锡)    
东林书院(明至清·无锡)
昭嗣堂(明至清·无锡)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唐至清·无锡)
阿炳故居 (清·无锡)
荣氏梅园 (民国 ·无锡)
国山碑 (三国·宜兴)
骆驼墩遗址(新石器时代·宜兴)
宜兴窑址 (晋至清·宜兴)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明·江阴)

名胜古迹和著名旅游景点

·国家5A级景区

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景区(三国城、水浒城、唐城) 5A 2007

·国家4A级景区

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4A 2001
无锡市灵山景区 4A 2001
宜兴善卷洞风景区 4A 2001
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 4A 2003
无锡市蠡园公园 4A 2005
无锡市薛福成故居 4A 2005
宜兴竹海风景区 4A 2006
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 4A 2006
宜兴团氿风景区 4A 2006
江阴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 4A 2006
江阴滨江要塞旅游度假区 4A 2006

其他名胜古迹和著名旅游景点

无锡梅园
蠡湖新城风景区(蠡湖广场、蠡湖公园、勃公岛等)
太湖广场
马山十八湾
龙头渚公园
雪浪山公园
古运河、南长老街
惠山古镇
东林书院
钱钟书故居
薛福成故居
钱穆故居
顾毓琇故居
崇安寺
南禅寺
长广溪湿地公园
惠山森林公园

无锡民俗
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无锡地区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元旦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无锡也是这样。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岁朝风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动刀剪,又禁止倾倒污水、粪便。元旦临睡时,又要放二声或三声关门爆仗。无锡这一天晚上睡得都较早,如有孩童贪玩不肯睡时,父母常哄孩子说:"早些睡,今晚听老虫做亲"。无锡旧俗对元旦这一天的气候十分重视,常以这天的天气占卜今后一年的收成。

无锡过年

春节是无锡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无锡,别名梁溪、西神,简称锡。梁溪由梁溪河而得名,西神别名与惠山有关,古人把惠山称为西神山,见诸文字最早的是劳资的《枕中记》。

无锡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吴中胜地”之称,是中国著名的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其风景集江、河、湖、泉、洞、园之美于一体,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无锡占有太湖风光最美的一角,太湖之滨的鼋头渚公园、蠡园、梅园、锡惠公园景色如画;古运河、东林书院、泰伯墓、庙、徐霞客故居、黄山炮台、徐悲鸿纪念馆、吴文化公园等人文景观驰名中外,令人驻足寄情,留连忘返。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无锡太湖影视城“欧洲城”、“唐城”、“三国城”、“水浒城”和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月亮湾度假中心、灵山景区(灵山大佛)、龙头渚公园等,又为无锡增添了一道亮丽多彩的风景线。

地理位置
无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南临太湖,北接长江,东邻苏州,西接常州。无锡的地理位置处在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全市总面积为4650平方公里(市区1628.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63.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8%;水面面积76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5%。总人口518万人,其中汉族516.23万人,43个少数民族总人数计1.7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0.34%。

气候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美土肥,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经济
无锡是中国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著名的旅游胜地,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型城市,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2825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4.1亿元 ;外资、民资投入占全部投入八成以上,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消费拉动效应放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2亿元,增长18.9%。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突破千亿元,百亿元市场增加到6家。对外贸易争先进位,进出口总额218.5亿美元,增长51.9%,其中出口110.2亿美元,增长5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升至34.3%。全年完成协议注册外资65.1亿美元,增长30.1%;到位注册外资32.6亿美元,增长20.6%;外经营业额1.2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8个。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业,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为36.4%,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增至85.6万人。

培育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机制。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初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城镇新增就业约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近1.9万人,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改进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和农业税改革措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8元,增长16.7%;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7230元,增长14.2%;年末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210.8亿元,人均超过2.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100多元。

行政区划
  2005年,无锡市辖6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无锡市   面积4785平方千米,人口447万人(2004年)。
  崇安区   面积 17平方千米,人口 18万人。邮政编码214002。
  南长区   面积 22平方千米,人口 32万人。邮政编码214021。
  北塘区   面积 3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政编码214044。
  滨湖区   面积 770平方千米,人口 67万人。邮政编码214062。
  惠山区   面积 327平方千米,人口 38万人。邮政编码214187。区人民政府驻堰桥镇。
  锡山区   面积 454平方千米,人口 43万人。邮政编码214101。区人民政府驻东亭镇。
  江阴市   面积 987平方千米,人口118万人。邮政编码214400。市人民政府驻澄江镇。
  宜兴市   面积2177平方千米,人口106万人。邮政编码214200。市人民政府驻宜城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 *

回答(4):

无锡建制沿革
无锡建制沿革: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无锡、宜兴、江阴(代管)3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无锡历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丰富了太湖流域辉煌的远古文化。

公元前11世纪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今锡山市梅村镇),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太伯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奉立为君主,自号为“勾吴”。太伯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相传他率领众人开凿了长数十公里的太伯渎(俗称伯渎港)。还栽桑养蚕,制陶冶铜,“数年之间,民人殷富”。周灭商后,因太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从太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太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
  
无锡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无锡历史悠久,据仙蠡墩遗址、许巷遗址等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夏朝以前,无锡即有部落聚居,生息劳动。 在新渎庙墩、 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高城墩、祁头山、骆驼墩等地,均有原始民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无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禀父的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偕弟仲雍,南来梅里(今无锡县梅村)定居,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受到当地百姓拥戴,被奉立为君主,筑起城廓,建立荆蛮小国,自号勾吴,筑吴城。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 从泰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泰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留下了伯渎港、阖闾城,以及东汉时期的泰伯庙、泰伯墓等许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迹。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无锡设置县的时间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称无锡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地区。1953 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3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行政区划2001年,无锡市辖7个区,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92个镇,31个街道。

回答(5):

景点:泰伯祠庙
要了解无锡的历史人文,第一站自然要去泰伯祠庙。这里是祭祀吴国创始人泰伯的祠庙。每年正月初九是泰伯的诞辰,这里还会有传统庙会,经久不衰。泰伯,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他的事迹被历代史学家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