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就给人很多联想,记得我第一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被它的书名吸引的,当时我的理解是,这本书应该讲的是一群努力追逐梦想的人吧!等拿到书,看了简介,我发现和我想的截然不同又莫名相同,又有些许不契合和别扭。等看完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明白了作者命名《追风筝的人》的意义。
看《追风筝的人》有什么体验
这本书我们看到战争前的阿富汗是那么美好,像天堂。文中男主是个从小养尊处优、有一个自己的仆人玩伴,生活很美好的富家子弟。虽然也有被人欺负和不被父亲认可的情节,但文中的前半段文字都是很积极向上的。
小仆人玩伴受到性侵搬离男主家是故事的转折点,再一个紧接着的点就是全文努力突出的战争到来了。文章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描述并没有选择直接描写战争场面,而是通过这几户生活很富裕的家族偷渡到国外的过程中,遇到的滞留,暗无天日的生活环境,生命的威胁。极大的对比性,描述出战争的残酷。
同时还有伟大的父爱:逃亡到美国后,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因为战争而一蹶不振,到了美国后从最基层的工人,再到跳蚤市场卖饰品,仿佛战争和曾经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他来说,只是小小的石头,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还有,很多年后的一通电话把阿米尔又重新召回了阿富汗,回来时,他带了一个孩子,那是哈桑的孩子,哈桑已经死去了,但那个孩子和哈桑一样,像是以前的哈桑一样,但唯独少了一样,就是不再微笑了,眼神一直那样的空洞,那个孩子一直悲伤着。风筝,又是风筝,一次偶然的放风筝得机会使得那可怜的孩子轻轻的拉扯了嘴角,其实不管那孩子经历了多少,他永远也只是个孩子,就该简单的生活才对。
小说的结尾又提到了风筝,从风筝中来,又回到了风筝中去,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很多年前,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很多年后,阿米尔为哈桑的孩子追风筝,“为哈桑,千千万万遍”。
一部作品之所以火起来,还是作品本身打动人心。
这本书算是一本心灵鸡汤,告诉大家要有执着的信念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满足大众的心灵寄托。
因为看完后想再看一遍,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有执着的信念
执着的信念……人们往往缺少什么就追求什么,这本书表达的正是人们需要的。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有的时候需要执着,需要有一定的信念去追求同一件事情,这样才可以有机会达成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