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大家都知道他是唐代的大诗人,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3岁的小朋友,应该都会知道他的古诗。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写的诗都是豪情奔放的,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还很爱喝酒,他的很多诗都是喝完酒之后作出来的。为人爽朗大方,喜欢交朋友。在古代诗人好像都挺爱喝酒的,诗圣杜甫也是一样,李白也被后人称作为酒仙。
李白的诗词中,基本上四分之一的都是和酒有关的,“借酒消愁愁更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看来李白不是一般的爱喝酒。李白的好基友,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也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描述李白是多能喝,好像在古代,古人都非常的能喝。而且有的都是用碗来作为盛酒的,三碗不过岗等等都是描述古人酒量,难道到了现代,我们人类的酒量开始慢慢的下降了吗?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斗酒相当于现在10斤的酒。在我们现代人中基本没有人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喝这么多酒还能作诗吗?这是简直是要出人命的,也可能是杜甫的写作带了点夸张。如果真是10斤的话。我们就要说一下,另外一个酒的特性,就是度数。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平常喝的大概都是在30-50度左右,当然更高的度数的酒也是有的。这是我们现代的酒,在古代酿酒技术不发达的时候,酿造出来的酒也不会像现在酒的度数那么高,古代的酒基本类似于黄酒,最多也就几席。我们大家可能都了解到,在古代中一些好汉,都是用酒拿来解渴的。我偶尔也喝点酒,但是真正渴的时候,用酒去解渴,也是简直无法想象的。
按照现代的酒,让李白去喝的话,感觉他也是喝不了多少的。按照古代的酒,李白喝12斤也不是一个小数目,12斤水喝下去也是够呛的。古代人拼酒,应该是拼得更多在于拼膀胱吧。
插播一则小故事:酒的由来,传说有个农夫,由于刮大风下大雨,将他的谷子全都淋透了,由于长时间的发酵,散出来的香味让农夫闻到了,然后喝了谷子泡过的水。感觉还挺好酒的,但是喝着喝着,就感觉缺少一种味道。有一晚他在睡觉,梦到一位老者,让他在酉时,到一个叫七里岗的地方,取从这里路过的三个人的各一滴血。农夫梦醒之后,就酉时来到了这个地方,第一个人他给别人说明了情况,取了一滴血,是一位书生的。第二位又说明情况后,取了一滴血,取的是一位将军的。农夫等了好长时间,始终等不到人来,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疯疯癫癫的人,无奈只能取了他一滴血,就这样三滴血凑齐了。真的就解决了这缺少的一种味道,之后农夫就给这种液体取名为酒,因为是他在酉时,取了三滴血得来的这个液体。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现在喝酒时,刚开始大家都非常的客气,像一个书生。喝过三巡之后,就开始呦五喝六的,这是将军的一滴血起的作用,最后喝的烂醉如泥,疯疯癫癫的的,这就是最后的一滴血所起到的作用。
更多说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是杜康,后世尊为“酒神”。酒,是一种文化。酗酒有害健康,要珍惜生命,适度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