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why分析法进行原因分析。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
5why法的关键所在: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扩展资料
实施方法:
5WHY从三个层面来实施:
1、为什么会发生?从“制造”的角度。
2、为什么没有发现?从“检验”的角度。
3、为什么没有从系统上预防事故?从“体系”或“流程”的角度。
每个层面连续5次或N次的询问,得出最终结论。只有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都探寻出来,才能发现根本问题,并寻求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why分析法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在管理中,通常把实际状况与应有的要求标准之间的差异叫问题。
根据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问题分析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是确定问题。是不是问题,要看实际状况与要求标准有无偏差;
第二步是进一步的分析问题,即把问题分解为各个比较小的问题,区分出紧急、严重性或可能性等问题。然后制订研究这些问题的先后程序;
第三步是说明什么是偏差、什么不是偏差、并提出问题;
第四步是找出可能导致偏差的各种因素,如人员的减少、新换的设备、方法的改变等;
第五步是从上述各因素中,最后肯定什么是产生偏差的真正原因,并经过检查核实。
这里,遵循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阶段;第二步是明确问题阶段;第三步和第四步是提出假设阶段;第五步是检验假设阶段。
问题分析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是确定问题。是不是问题,要看实际状况与要求标准有无偏差;
第二步是进一步的分析问题,即把问题分解为各个比较小的问题,区分出紧急、严重性或可能性等问题。然后制订研究这些问题的先后程序;
第三步是说明什么是偏差、什么不是偏差、并提出问题;
第四步是找出可能导致偏差的各种因素,如人员的减少、新换的设备、方法的改变等;
第五步是从上述各因素中,最后肯定什么是产生偏差的真正原因,并经过检查核实
根本原因的分析 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 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在组织管理领域内,根本原因分析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组织问题的症结,并找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根本原因分析的应用
组织的多数疑难杂症都有不止于一种应对之法, 这些各不相同的解决之法,对于组织来说亦有不同程度的资源需求。 因为这种关联性的存在,就需要有一种最为有利的方案,能够快速解决妥善地解决问题。
因此,只顾解决表面原因、而不管根本原因的解决之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选择这种急功近利的问题解决办法,治标不治本,问题免不了要复发,其结果是组织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应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想象,这些方法的累积成本肯定是惊人的。
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目标是找出:
· 问题(发生了什么);
· 原因(为什么发生);
· 措施(什么办法能够阻止问题再次发生)。
所谓根本原因,就是导致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发生的最基本的原因。因为引起问题的原因通常有很多,物理条件、人为因素、系统行为、或者流程因素等等,通过科学分析,有可能发现不止一个根源性原因。
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步骤
根本原因分析法最常见的一项内容是,提问为什么会发生当前情况, 并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记录。 然而,再逐一对每个答案为一个为什么,并记录下原因。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找出问题的作用因素,并对所有的原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通过反复问一个为什么,能够把问题逐渐引向深入,直到你发现根本原因。
找到根本原因后,就要进行下一个步骤: 评估改变根本原因的最佳方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是另一个独立的过程,一般被称之为 改正和预防。当我们在寻找根本原因的时候,必须要记住对每一个业已找出的原因也要进行评估,给出改正的办法,因为这样做也将有助于整体改善和提高。
根本原因分析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术语,存在着一系列不尽相同的结构化的具体方法,用于解决具体的组织问题。
根本原因分析的工具[1]
1.因果图。
这是一种描述一个结果和所有可能对它有影响的原因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定义问题,作图,描述所有相关的任务,复核图表,确定纠正行动。
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揭示所有可能的原因和所有的选择方案并导出纠正措施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头脑风暴法规则:决不批评任何一个想法;快速地写下每个想法并保持思维流畅;鼓励在他人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想法;鼓励发散性的思考;将规则张贴在团队成员都能看见的地方。指派一个记录员将各种想法写在纸上,要使讨论充满乐趣,记住即使愚蠢的想法也可能引发他人想到一个有用的点子。
3.因果分析——鱼骨图。
(1)清楚地陈述问题或目标;
(2)确认三到六个主要的原因类别;
(3)运用头脑风暴法在每个类别下填写原因,并将每个原因联系到主要类别上去;
(4)针对每个原因思考可能对其起作用的因素,把这些因素放在从原因出发的一条线上;
(5)讨论每个因素和它如何对某个原因起作用,将该信息列在原因旁;
(6)对最可能的原因达成一致,将它们圈出来,寻找那些重复出现的原因;
(7)同意将采取的步骤,以收集数据确认原因或通过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原因。
4.因果分析——WHY-WHY图。
这是一种简单却有效的方法,通过层层分解原因找出导致一个问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四个步骤:选择问题,该问题为何出现,那些原因为何发生,找出最重要的原由(可能不只一个)。
WHY-WHY图使用概述:
(1)确定问题或目标的,把它写在图的最左边的一个方框内,要确保所有成员都知道这个问题或目标。
(2)确定原因或任务,写在方框的右边的分枝上。
(3)继续阐明原因或任务,并在右边画上新的分枝。
(4)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每个分枝到达它的逻辑终点。
(5)检查树状图,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其它信息或者在层次上是否有欠缺的地方。
(6)制定行动计划。
根本原因分析的案例分析
案例:可靠性工程分析[2]
RCA分析工作包括对问题的复查和评估问题的可能原因,过程的每一步都要注重效果、关注有数据支持的目标,深入分析这些“因”怎么导出故障的“果”。RCA过程如图所示,简单描述如下:
1)界定问题,明确与问题相关的条件,找出哪些可能和哪些不可能与特定问题有关的因素。
2)描述并界定特定问题的可能原因。通过背景资料和数据(可来自FTA、FMEA或其他工程失效分析结论、试验结果、仿真研究结论、预试验结果等)说明每个原因。为了挖掘根本原因及其影响,可能需要预先进行假设,并对假设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验证。
3)通过统计分析工具或者工程判断将可能原因列表,评估后判定最有可能的根本原因。采用的评估判定方法可以是诸如假设检验,或利用试验分析技术进行定量统计,如果数据本来就是定量的,那么就运用决策技术(可有统计数据,也可无)以找出主要原因,或采取格式化的(决策树或效益矩阵)或者非格式化的(比较分析)决策技术来缩小根本原因所在的范围。
4)通过现场试验、实验室试验或者过程描述提供准确定位真正原因的有效信息,用有助于再现问题的手段,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多次模拟可以提高置信水平。
RCA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正确的提问来引导思考,快速有效的定位问题的原因。这个分析工具可用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阶段的失效模式鉴别,做好RCA工作的几点好处是:1)提供了一个鉴定和证实特定问题原因的逻辑思维方法;2)有助于使组织并完成失效模式鉴定的方式规范化,有助于证实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FMEA分析的失效模式,进而更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3)提供了一个简单、恰当的决定和评估可能原因的方式;4)适用于产品研发过程的各个阶段,有助于许多工程领域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注]:通过根本原因分析(RCA)明确主要根源后,针对性地确定改进目标,采取改进措施,如果要求进行优化参数,则可使用例如优选法、寻优技术(例如单纯形法、EVOP……、)试验设计(DOE及田口玄一方法)等工具辅助解决。当证明措施有效后,控制改进过程的稳定运行以保证落实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