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反家暴法中的家庭美德教育

2024-11-22 18:32: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在家庭暴力的预防方面,反家庭暴力法强调国家以及有关组织、媒体及教育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宣传教育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政府及有关组织有责任有义务进行反家庭暴力的培训及预防工作;人民调解组织及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家庭纠纷、家庭矛盾进行调解;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教育应该采取文明的方式,不得采取家庭暴力。
  为及时制止家暴行为,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未及时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反家庭暴力法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应当在72小时内作出裁定,情况紧急的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保护范围可以包括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这些规定一是要让全社会认识到什么是家庭暴力,也认识到国家和全社会都不允许家庭暴力的发生。二是确定一些反家暴的措施,预防家暴行为的发生。三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让实施家庭暴力的人得到应有的惩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负责人郭林茂说,“反家暴法最大的作用,就是要促进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

回答(2):

家庭美德教育首先应大力倡导“尊老爱幼”。
“爱幼”包括父母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对子女慈爱,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保证其在家庭里健康成长。还要规范行为,从家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家庭气氛、家庭陈设、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日常议论内容、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特别是从家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语言文明给予子女教育创造良好的文明道德氛围,给子女“润物无声”的耳濡目染和熏陶。我们要做社会主义时代的合格父母,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思想与道德。
“尊老”包含子女辈的瞻养老人、孝敬长辈。这是子女辈在家庭伦理美德中应该履行的义务。体现在懂礼貌,听得进长辈的正确意见,虚心向长辈学习,关心长辈的冷暖健康;到了子女成年、生活独立,还要瞻养父母,想方设法让长辈幸福地安度晚年。这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而且是家庭美德的要求。
“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美德,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意义还更深远:孩子通过在家培养孝敬老人、热爱家庭、友爱兄弟姐妹的精神,就比较富有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尊敬长辈、友爱同伴的思想素质。假如一个人从小在家不孝敬父母、不尊敬长辈、不热爱自己的生养之家,长大又怎么有可能指望他能够良好地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服务于人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