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两个繁体字,分开对每个字怎么来解释?

2024-11-13 12:47: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学——意为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

“学”字,上半部分中间的爻是算筹,在古时被用来记数和计算;两边是手,既表示手把手传授,双手也表恭敬与专注;中间是一座房子,表示教学和学习的地方,这个地方不用豪华,能免于外界干扰即可,“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诠释。

二、习——“习”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表示“学习”、“练习”、“熟悉”、“经常”、“习惯”等义。

《说文解字》里说:“习,数(shù)飞也。”“数飞”就是“多次飞翔”的意思,这是“习”字的本义。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里虽然极为少用,但在古代汉语中却可以找到很多。

扩展资料:

一、学

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3、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4、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指初等学校)。

5、教。

二、习

1、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习;学习;实习。

2、学:习文;习武。

3、对某事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

4、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不自觉的活动:习惯;积习;陈规陋习。

5、相因:世代相习;习习相因。

6、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中华姓氏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

回答(2):

读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读  xí

  1. “习”的繁体字。

 2. 鸟类频频拍动翅膀试飞。说文解字:“习,数飞也。”元•戴侗《六书故•卷十九•动物》:“习,鸟肄飞也。……引之则凡数数扇阖者,皆谓之习。”

 3. 反覆演练、钻研。如:“温习”、“研习”。《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 熟悉,通晓。《战国策•秦策五》:“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於诵。”《管子•正世》:“明於治乱之道,习於人事之终始者也。”

 5. 反覆拍动翅膀的动作。《礼记•月令》:“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6. 积久养成的惯性行为。如:“旧习”、“恶习”、“积习难改”。《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7. 亲信、亲狎的人。《礼记•月令》:“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後汉书•卷六•孝顺帝等纪•赞曰》:“匪砥匪革,终沦嬖习。”

 8. 姓。如明代有习经。

 9. 时常、常常。《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习闻其号,未烛厥理。”《後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