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描述的是系统外部可见的行为,是系统为某一个或几个参与者提供的一段完整的服务。从原则上来讲,用例之间都是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包含从属关系。但是从保证用例模型的可维护性和一致性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在用例之间抽象出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generalization)这几种关系。这几种关系都是从现有的用例中抽取出公共的那部分信息,然后通后过不同的方法来重用这部公共信息,以减少模型维护的工作量。
4.2.1 包含在ATM机中,如果查询、取现、转帐这三个用例都需要打印一个回执给客户,我们就可以把打印回执这一部分内容提取出来,抽象成为一个单独的用例"打印回执",而原有的查询、取现、转帐三个例都会包含这个用例。每当以后要对打印回执部分的需求进行修改时,就只需要改动一个用例,而不用在每一个用例都作相应修改,这样就提高了用例模型的可维护性。
在基础用例的事件流中,我们只需要引用被包含用例即可。
查询-基本事件流
1. 用户插入信用卡
2. 输入密码
3. 选择查询
4. 查看帐号余额
5. 包含用例"打印回执"
6. 退出系统,取回信用卡
在这个例子中,多个用例需要用到同一段行为,我们可以把这段共同的行为单独抽象成为一个用例,然后让其他的用例来包含这一用例。从而避免在多个用例中重复性地描述同一段行为,也可以防止该段行为在多个用例中的描述出现不一致性。当需要修改这段公共的需求时,我们也只需要修改一个用例,避免同时修改多个用例而产生的不一致性和重复性工作。
有时当某一个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这种情况类似于在过程设计语言中,将程序的某一段算法封装成一个子过程,然后再从主程序中调用这一子过程。
4.2.2 扩展(extend)
例如对于电话业务,可以在基本通话(Call)业务上扩展出一些增值业务如:呼叫等待(Call Waiting)和呼叫转移(Call Transfer)。我们可以用扩展关系将这些业务的用例模型描述如下。4.2.3 泛化(gener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