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是等高考成绩出来后再填的吗

2024-11-01 04:36: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每个地方不同,有的地方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填的,有的地方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前填的。

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这样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吉林省共4个省市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考试还未进行之前,故以下简称“猜分填报”);

天津市、山西省、黑龙江省、河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9省市区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考试刚刚完成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故以下简称“估分填报”);

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宁夏自治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共18个省市区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这里,分几次填报志愿的,以本科为划分。在2007年11月份,广东省决定2008年高志愿填报将从“猜分填报”改为“据分填报”。

扩展资料:

高考出分之后,录取工作开始,这段时间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莫过于志愿填报。选准一个心仪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对于考生未来发展可以产生深远影响,与志愿填报有关的产业也应运而生。

但一个不好的现象也开始出现,那就是在社交媒体平台,各色人等出于各种目的而假以权威的面目出现,给予考生及其家长片面的、不科学的引导。

比如,他们画出一个大学的学科划分坐标图,将师范专业描述为又丑又穷群体选择的专业,还对文科专业的就业前景予以夸张表述。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不同专业之间关系的描述是武断的、不科学的。根据我们在相关学术网站上的检索,目前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于数据的定量研究,非常少且不是很深入。

即使是在该领域的所谓权威判断,更多的是基于经验积累或感性认识,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家长也必须认识到,高考录取中的专业选择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关注市场就业、高校培养,也要结合个人兴趣和家庭情况,还要考虑到当年的高考录取分数和其他考生的填报状况,总体而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科学。

家长在选择专业填报机构时,一定不能盲目相信自媒体上的宣传。

在选择专业时,毫无疑问要与未来的工作进行挂钩。家长和考生们希望选择一个对未来工作有最大帮助的专业,这是非常正常和合理的。

有研究表明,专业与未来工作的匹配程度可以显著提高入职时即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水平,但对于职业发展的长期影响,目前还没有比较确定的结论。

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根据《2016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展示的工作三年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排在前三名的专业分别是法学、汉语言文学和英语。数据表明,文科专业的“长期就业表现”是比较乐观的。

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还有一个“带宽”的特征,即不同的专业在一个或几个行业、岗位的适用性方面是不同的。比如,医学、审计、公安等专业与就业岗位或行业的匹配度非常高,专业的针对性很强。

所以,这些专业在找工作时都比较集中在几个相关行业。而一些文科专业的“带宽”就比较大,如中文、经管适合很多单位的不同岗位,因此未来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后的表现以及学习,调整空间也很大。

从这种角度看,不少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认为读了某个专业,未来就限定于这个专业领域,或者必须在某个领域就业才算成功,这样的想法有明显的局限性。

从高校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完全不必焦虑。当前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比如,在填报志愿的个数、录取方式上更加科学;越来越多的高校强调本科教育要走“淡化专业、强化通识”的路,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打破专业壁垒,尊重学生入学之后的选择权利,如增设双学位,在入校后给予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跨界机会。

因此,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中,固然要给予适度的谨慎,但也不必太焦虑,因为未来的变化以及发展空间一定越来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志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考志愿怎么填报?考生还需谨慎开放对待

回答(2):

是的,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分为三种,一是考前填报志愿,包括北京,上海。二是估分填报志愿,比如辽宁等两三个省份。三是知分填报志愿,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是知分填报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填报志愿,千万不可以好高骛远,要明白自己以后想从事哪一个行业,想干哪一个工作等等,然后再选择相关的志愿,当然还是要结合到个人的分数。

2、填报志愿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不要太贬低自己,也不可以好高骛远,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要相信自己。

3、既然已经选好了专业,那么就需要根据个人的分数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要知道好的专业报考的人数会非常的多,所以大家是需要把近几年的录取率以及录取分数作为一个参考的。

4、在大致的选择了几个大学之后,可以在网络上去查找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向熟人打听等等,这些方式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以后学习的地方是非常的重要的。

5、填报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也需要了解相关的限制事项,因为有不同的专业对于考生的要求就不一样,每个学校的限制条件也是很多的。

回答(3):

答:这个是要分地区来看得,有些地方需要等到成绩出来才能填报,而有些地方则不需要。填报志愿可以遵循这些原则:
一、省级招办对单科成绩的特殊要求
我国目前高招工作实行的是“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省级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或教育考试院)是主管高招工作的行政教育机关。每年高考结束后,由省招办组织实施向高校投放合格考生的电子档案。省招办投档时,都是按高考总分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但是当遇到考生总分相同时,有的省份就会按照单科成绩的分数进行第二次排队,然后按顺序向高校投档。
二、专业录取时对单科成绩的特殊要求
院校录取时,在考生总分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对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单科成绩要求。有不了解情况的可以咨询学马教育。某一考生的某一门相关单科或数门相关单科成绩较高就优先录取到某一专业,反之就可能被退档或调剂到其他专业。由于全国多数省份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考生被退档后只能降到下一个批次再投档。
三、院校录取时对单科成绩的特殊要求
院校录取时,对所有专业一视同仁,即对单科成绩的特殊要求适用于所有的专业,如果某一单科成绩达不到要求,所有专业都可以不予录取。目前,大多高校都对英语成绩“情有独钟”,一方面是由于“双语课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学生将来考研和就业的考虑。其次是对数学和语文的特殊要求,这是由专业的文理性质决定的。
四、艺体专业录取时对单科成绩的特殊要求
艺术、体育类考生由于有“一技之长”,文化课成绩普遍要低于普通类文、理考生。同理,院校对艺体专业的文化课单科成绩要求也比较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自2006年开始,艺术类考生数学单科成绩计入文化课总分。也就是说,如果考生的数学成绩为零分,录取时则可能被“一票否决”。

回答(4):

高考志愿如果等分数出来,志愿填报批次内的时间就来不及了;一般最起码考前白天开始准备;
一:根据孩子平时成绩或者模考成绩在学校的排名,换算成在省内的排名;
二:根据省排名去对应2016年各高校在省内的投档线对应的排名;
三:根据2016年的排名范围内的学校了解大学的专业录取规则;
四:2017年招生计划出来后,对应大学的招生专业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
五:高考出分后,根据分数的排名在预选范围选择自己能读的大学;

回答(5):

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分为三种,一是考前填报志愿,包括北京,上海。二是估分填报志愿,比如辽宁等两三个省份。三是知分填报志愿,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是知分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