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eres(丝国):也称塞里斯,古希腊和罗马对中国西北地区及其居民的称呼,意思是 “丝来的地方”。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并向世界各国大量输出丝绸。
2.China:中国的英文名是 China,陶瓷在英文中也是china。十八世纪以前,中国昌南镇(今景德镇)的精美瓷器在欧洲很受欢迎。欧洲人后来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把昌南的本意忘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
3.Chink(清国人):源于清朝的“Ching ”,在英文的俚语中也是中国人的意思,但带有贬义的味道。因为,中国在清末时是最受人欺负的国家。
4.Chinoiserie(中国风):法语中的一个词,指18世纪中期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很多设计师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如中国服饰、龙、宝塔,结合艺术家想象创造出新形象,也有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
5. Chinees(西内逊):“西内逊”是荷兰语中专指华人的词,也含着对中国的贬义,这是由于那时中国保守、落后。现在“西内逊”这个词的意义已仅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到中国餐馆里去吃饭”,二指“中国人”。
6.Cathe(契丹),俄语称中国为“契丹”。辽代时期,当时的北方民族如女真、蒙古等都把中原地带叫做“契丹”。随着这些民族和北方或西方的交流融合,“契丹”的名字逐渐表示中国的土地。
唐朝时就叫大唐,宋朝时就叫大宋啊,就称呼朝代名的。不过自从瓷器名扬各国之后,“支那”就逐渐成为一个通用的称呼,一般非正式场合称呼“支那”不会被误解。二战后国民政府要求各国称呼我国为“中国”,不得再用“支那”这个俗称。鲁迅写的《支那文学史纲》也被改名为《汉文学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