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腰”应写作“哭夭”,翻译成国语是“哭饿”,在台语中是用来骂人鬼叫个没完,就像小孩子一直因为肚子饿一直哭。当别人一直烦你或者讲话不顺你的意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后引申为一个人因为一件事情一直草草念(令人厌烦的重复讲一件事情)哭夭了。
当别人一直烦你或者讲话不顺你的意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后引申为一个人因为一件事情一直草草念(令人厌烦的重复讲一件事情)哭夭了,其实可以利用在很多方面上,但他实质上的意思本来就是跟哭丧的意思大概相同。
应该写作“哭夭”:“哭夭”绝不是一个文雅的词,,但却是一个活生生的语言里的一个鲜活多用途的表达工具。“哭夭” 以一字对一字转成标准中文是“哭饿”。其字面上意思是:因为肚子饿而哭叫。而台语对这“哭夭”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见文末注)与楼主所用以拟其音的“靠腰”两个借音字的国语/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完完全全相同。
“靠腰”应写作“哭夭”,翻译成国语是“哭饿”,在台语中是用来说鬼叫个没完,当别人一直烦你或者讲话不顺你的意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就像小孩子一直因为肚子饿一直哭。而后引申为一个人因为一件事情一直草草念(表示很啰嗦)哭夭了。
扩展资料:
比如某个人在你旁边一直啰里啰嗦的,你也可以对他说哭夭.闽南话读成“靠夭”其实这句话也不算是很恶劣的粗话,哭夭了,其实可以利用在很多方面上,但他实质上的意思本来就是跟哭丧的意思大概相同。只是后来演变到可以用到很多方面上。
这句话已经成为了许多福建、香港、广东潮汕和台湾人的口头禅。
也有单纯的惊叹词或感叹词的用法, 有:“糟糕!” “唉呀!”“ 唉唷!”“ 咦!”“唉!”等等意思。
用法举例:
「哭幺!把我扶出来, 现在把我丢在这里」
「哭幺!你怎么来了」
「哭幺!搞错了」
「哭幺!鼻子怎贴成这样」
「哭幺!我的头怎这么痛」
「啊!我哭幺啊!这下搞得不可收拾了」
「哭幺!我把花瓶打破了」参考资料:靠腰-百度百科
哭夭:
1.哭‘饿’
而后引申为一个人因为一件事情一直草草念(令人厌烦的重复讲一件事情)
2.哭夭了,其实可以利用在很多方面上,但他实质上的意思本来就是跟哭丧的意思大概相同。。只是后来演变到可以用到很多方面上...比如某个人在你旁边一直罗里罗嗦的,你也可以对他说哭夭.闽南话读成“靠夭”其实这句话也不算是很恶劣的粗话啦.因为这句话已经成为了许多福建,和台湾人的口头禅...
“哭夭”绝不是一个文雅的词, 但却是一个活生生的语言里的一个鲜活
多用途的表达工具。
“哭夭” 以一字对一字转成标准中文是 ”哭饿”。
其字面上意思是: 因为肚子饿而哭叫。
而台语对这“哭夭”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见文末注), 与楼主所用以拟
其音的 ”靠腰” 两个借音字的国语/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完完全全相同。
写成“哭夭” 的这个词的”哭”是用本字; 而“夭”则是个借音字,
仅是借来模拟台语在表达与国语“饿”同义但发音为yao的字
(有人认为其本字可能为「枵腹从公」里的枵字)。 因为仅仅是
借音字, 所以跟「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或「年少早夭」里的
「夭」没有意义上的关联。
在台湾也有人借用”幺两三四” 的 “幺”, 而写成”哭幺”。 我发现在
《海角七号》的字幕上, 可见到这两个借音字”夭”或”幺”交互使用。
另有人也全用借音字写成靠夭或靠幺或如楼主所用的靠腰。
我在下文则仅用哭幺。
在实际用法上, 很少人会拿“哭幺”作字面上的意思来用。
但有这种较缓长的说法: “他是肚子饿(或, 没吃饱)在哭/哭幺是吧!”
或, 歇后语式的说法: “他是没吃饱是吧! — (在那里哭/哭幺)”
用来表达 别闹了! 或者 在那边吵什么! 等等强弱不等意思。
而”哭幺”这个词如楼上兄台所言, 有 鬼叫, 吵闹, 无理取闹 或 胡言乱语
等意思。 例:
「他们在那边哭幺什么」,
「叫那些小孩不要再哭幺了」
「你别再哭幺了, 我明天就去办」
「他是在台上哭幺吗? 怎讲了半天都讲不到重点」,
它也转用于喝叱, 类似:「别闹了!」,「吵什么吵!」,「胡说八道!」,
「胡闹!」或英语里「Shut up!」的用法。
当戏中那个女主角在筛选乐团成员会议上, 发表反对意见时,
被喝叱「哭幺!」, 就有「你在鬼叫什么?!」「你闭嘴!」的意味。
另, 戏中茂伯, 主席还有阿嘉三人在阿嘉房里”谈判”时, 阿嘉对茂伯
回嘴「现在都打电话了, 哪有人写信」时, 茂伯回叱「哭幺!」。
也是用了这种语意。
但是, 楼主如果仔细回顾这部电影, 一定会发现, “因饿而哭”或 “鬼叫”
或 “闭嘴!” 等这些意思, 再怎么样都很难跟剧中人物在某些场景
用这个词的一些语境兜不拢。例如, 在戏中有用了这个词的两个景: --
其一, 脚打了石膏的茂伯要从长条板凳起身的时候,
其二, 代表会主席冲入病房的时候。
这是因为这个词历经了语意上的弱化, 因此变成了也有单纯的惊叹词
或感叹词的用法, 有: 糟糕!, 唉呀!, 唉唷!, 咦! 唉! 等等意思。
用法举例: --
「哭幺! 把我扶出来, 现在把我丢在这里」
「哭幺! 鼻子怎贴成这样」
「哭幺! 我把花瓶打破了」
「哭幺! 我的头怎这么痛」
「哭幺! 你怎么来了」
「哭幺! 搞错了」
「啊! 我哭幺啊! 这下搞得不可收拾了」
又, 上述例句里的“哭幺”, 都可以用”哭爸” 来直接代替, 也就是将
楼上兄台所言的“哭爸哭母”缩短。
(不过,“哭爸哭母”语气更重, 而且相与配合的字/句型会有些不同,
不能完全直接替代”哭幺”用于上面所举例句。)
但必须 特别特别 注意的是, 不管是”哭爸”或 ”哭爸哭母”因为在
字面上的意义非常具有针对性, 且牵涉到很犯忌讳的双亲生命终结
大事。所以, 虽然讲话的人不见得会有心存如此冒犯的念头, 但除非
要表达强烈的语气, 或要显示很豪迈粗犷之气(跟粗鲁/粗野/粗暴终究
只是一线之隔), 否则很慎用 — 因为要避免对方/听的人不从语意/语境上
领会, 而从字面深刻追究。 我想这些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不敢用上这个词
的原因。
注*:
关于上文有关发音的文句当中, 何以有 “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 —
因为台语的”哭” 单独发音或放在词尾或句尾时, 其声调接近
国语的第3声 (类似国音”考”)。
但是, “哭幺”两字并词时, 这个”哭”受到后面”幺”声的影响,
须要变调成为第4声, 因而整个词就会念成如国语的 ”靠腰”。
这种变调就如同国语 “整理” 和“调整”, 两个词其中的”整”在国音虽然
同样都是标第3声, 但是在念 ”整理”的时候, 这个”整”因为后面”理”声
的影响, 而须要变调一样。
只是台语/闽南语语音里面, 须要这样变调的情况更多。
另, 须强调, 上文所述的闽南语语音甚或用法, 是依据在台湾一般通行
的闽南语语音或用法。 因为各地闽南语或有腔调不甚相同者, 唯恐
在其它闽南语区所讲闽南语在上述相关点或有异同, 故须在此特别声明
适用地域范围。
靠腰"就是"哭饿"的意思 只小朋友货婴儿因为肚子饿的时候会哭闹不停很吵~
所以觉得人说的话很不入耳或是罗哩八唆讲话讲个不停都会这样当作语助词再使用~
但不要常用毕竟不是多有气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