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人生经历对其写作风格的影响

2025-01-05 16:02: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这种积极的意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郁达夫的颓废以及这种颓废的具体表现——性苦闷,不仅是一己的感受,而且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的。这种颓废和性苦闷,是当时青年的普遍心态,郁达夫则以自己的感受,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时代病”,从而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提到了历史与社会面前,所以,具有积极性。第二,郁达夫的感伤、颓废包含着对封建旧道德的自觉的挑战。正如郭沫若在《郁达夫》中所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要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这篇自传体小说一出版,立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受“五四”运动洗礼后的青年一代,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撞的东西,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也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郁达夫。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回答(2):

关于你的问题通过相关研究可以看出
郁达夫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后来因参加XX被校方开除。之后就回到家乡富阳开始了两年的蛰居闭门苦读的生活经历。那两年的生活学习为郁达夫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极好的知识基础。他自学会了英语、德语等语言。古代典籍也通读了很多。但是郁达夫这两年的离群索居的生活状态很难说没有影响到他个人性格和心理的畸形发展。这为日后郁达夫赴日留洋和回国后遭遇坎坷时心态总是不能摆到正确的位置埋下了伏笔。这是一个人在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环境给他的特殊影响。郁达夫在日本留洋八年,大致时期就是在1914年至1922年之间。郁达夫1896年出生,1914年至1922年之间时郁达夫的年龄正好是18至26岁。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一个人思想形成和成熟的时期。所以郁达夫文学观的形成与日本的生活环境和日本的文学的影响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就不得不提到20世纪初期,日本文坛流行的“私小说”。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明显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这一点郁达夫自己个人也承认。
选自:《郁达夫自叙写作手法分析》
参考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f4b5ec287375a417866f8f8d.html
希望有助于你的问题研究
杭州图书馆

回答(3):

关于你的问题通过相关研究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