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谓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2024-11-11 06:37: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拓展资料: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降伏解脱的先后次序: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贪嗔痴-百度百科

回答(2):

所谓贪嗔痴,其实就是佛教说的三毒。

1、贪者: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欲望,因此叫做五欲。五欲执著不休,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异名。

《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2、嗔者: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诋毁、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为。《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活动。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烦恼、躁动等精神作用,对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就是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就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个人,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者:

是指众生不信因果,邪知邪见的愚痴心。常无因求果,以为烧烧香,看看风水,算算命就能消除烦恼痛苦,实则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皆来自往昔恶业的果报。
又称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清静智慧心

拓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回答(3):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www.drbachinese.org/

摘自:宣化上人开示录(四)

三毒是害人的罪魁祸首

人有贪心,永远不快乐。

人有贪心,永远不快乐;若是不贪,就有快乐,所以要止贪。

“贪心有如无底坑,
填之难满瞋恨生;
五欲纷陈颠倒想,
痴然不觉法器崩。”

因为贪心起,多少人为它身败名裂!多少人为它国破家亡!它是害人的东西,不可不谨慎。

瞋要化为乌有,瞋火能烧毁一切功德,所以修道人首先要修忍辱波罗蜜,等修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就能化“瞋”为“慈”。瞋火就好像水变成冰,我们要把冰化成水,水能利益万物。

痴若破除,智慧就现前。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妄想?就因为太愚痴了。愚痴的原因就是无明,无明发动,催起欲念,就发生痴心妄想,想入非非,理智控制不了感情,就做了颠倒的事。这太危险了,容易令我们丧失道业。若把妄想除掉,愚痴自然消灭。

总之,我们要息灭贪瞋痴,何时将三毒消除殆尽,何时就能身心清净,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得轻安的境界。到那时候,无忧无虑,无挂无碍,多么自在,多么消遥!这个意义很深远的,希望各位仔细琢磨一番,把它研究明白,必能受益匪浅。

回答(4):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答案补充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回答(5):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具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