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中国军队的军装和德军的为什么那么像。

2024-11-22 19:34:0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只有少量部队象德军,那是德械师或者德训师,其中德械师只有3个,分别为88、87和36师,德训师有十几个,主要武器是德国进口的,但数量要比德国军队少。抗战爆发后,德械师和德训师很快消耗殆尽,但战斗力确实较强,可惜了

回答(2):

因为中共以苏为师,国民党是以德为师。

所以在二战时中国军队大多用的是德式武器。

回答(3):

蒋介石陆军改革以德国为师,聘请德国顾问团,建立教导团。目的是最终建立二十几个全德械的陆军师,侵华战争打断了这个计划,但是战争爆发前完成了十个全德式装备的师,这些部队使用大量德国进口装备是正面抗战的主力。

回答(4):

因为那时德国纳粹无偿援助中国,武器也是德式的

回答(5):

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训练并改编组建了一批国军德械师,又称德械师、德制师、德制中央军、德式中央军、德制新式中央军、中央军德式装备师、中央军德式步兵师、德训师。
至1937年7月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计20个师,第三期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实际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其接受德式装备和德国顾问的训练程度也各有不同,实际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下述各师: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随着德国军事顾问的来到,德式装备与德式训练自然也跟着而来,军火相关的重工业集团、生产设备制造厂、原料供货商,也纷纷来到中国开展了密切的往来。
1934年起,大量的德制装备开始运到中国,在一批价值一千五百万银元的军火中,包含24门15公分野战重炮(即德军FH-18型),20门37公厘战防炮(即德军Pak 35/36型),数千支毛瑟二四型步枪,数千支捷克造轻机枪((ZB-26),与瑞士奥利根公司的20公厘机关炮,此外西门子的通讯器材、蔡司望远镜、德制轻战车,架桥器材,防空探照灯等各种装备,开始进入了中国的部队服役。1936年德国运交中国二千三百万马克军火,1937年德国运交中国八千二百万马克军火,其中有15公分要塞大炮(用于长江江防),高射炮、步枪、机枪、迫击炮、重机枪、大批各式弹药,钢盔,以及鱼雷240枚、快艇若干通信器材,还有制钢、炼焦、化工、兵工生产机具等设备。
所以在抗战初期的中央军,装备与德军极其相似。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