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
条件:①与西欧其他国家措施基本相同。②其他的具体措施和原因:
a.政局趋向稳定,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实行非军事化。
b.美国的扶植,不仅保留雄厚的工业基础,还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经济援助。
c.政府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行,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d.高素质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经济奇迹”。
结果:50年代,德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已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德国利用战胜国之间在赔款问题上的矛盾,迅速恢复了经济,又在洛迦诺会议上提高了政治地位,从而重新崛起。200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将这段内容列入阅读课范围,不做考试要求,因此不必详述。
(四)第三帝国的兴起
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1.背景: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特别严重,魏玛政府显得软弱无能。
②统治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政府,对内镇压不断高涨的群众运动,稳定统治秩序;对外继续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为德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③希特勒和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骗取了日益广泛的支持,势力大增。
④希特勒还讨好军队,加紧与统治阶级勾结。
2.建立:
1932年夏,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制造“国会纵火案”,借以打击德国共产党,进而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起来。
纳粹党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取缔其它所有政党;疯狂迫害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2.经济和文化上: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严密控制文化教育领域,用纳粹党的理论钳制人们的思想。
3.军事上:从1935年开始,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展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开始建造军舰。
4.对外关系上:1933年,德国为了放手扩军备战,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了凡尔赛和约。
希特勒的冒险与失败
背景
1.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①对德意法西斯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
②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废除洛迦诺公约,西方大国未予反击。
③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英法意炮制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侵占苏台德区,随后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2.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后来,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939年8月,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样,德国就为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
冒险
1.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突然袭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被打败。(“二战”的具体内容略)
2“二战”的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影响:
①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当时的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五、二战后,长期分裂,最终统一
(一)盟国管制期间的德国
1.分区占领: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2.对德国法西斯的处理:战后,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的纽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有12名战犯被判处绞刑,7名战犯判处无期或有期徒刑。同时,法庭还宣判纳粹党为非法组织。
3.柏林危机:为了适应霸权政策的需要,美国采取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的政策。1947年初,美英将它们在德国的占领区首先合并,以后法国占领区也合并进来;1948年,西方国家占领区单独实行货币改革。苏联为了反击,全面切断了西方占领区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在自己控制的地区发行新货币。这就是所谓的1948年“柏林危机”。柏林在1948年正式分裂成两个城市,1961年,民主德国修筑了“柏林墙”。
(二)德国的分裂
1949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着,在苏联的支持下,德国东部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三)联邦德国的崛起
崛起的原因
战后,联邦德国实行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同时,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原有的劳动力素质和工业布局的基础良好,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起飞。
表现
(四)德国的重新统一
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这时,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领导更换,随后党的方针改变:承认反对派组织“新论坛”为合法组织;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决定实行多党制。第二年春天,称为“德国联盟”的三个反对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两德统一。
二、归纳整理
1、德国的政权更替(分分合合):
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莱茵同盟(1806—1815)——德意志联邦(1815—1866)——北德意志同盟(1866—1871)——德意志帝国(1871—1918)——魏玛共和国(1919—1933)——纳粹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四国分区占领时期(1945—1949)----东德和西德对峙(1949—1990)——统一后的联邦德国(1990—现在)
2、经济概况:
①17世纪,普鲁士经过多年经济发展和军国主义扩张,已成德意志最重要的邦国之一,但还不是欧洲强国。②18世纪,腓特烈二世积极发展工商业。
③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但其分裂状态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④1871年完成统一后经济飞速发展,又得到法国50亿的战争赔款和两处矿藏,两次工业交叉进行,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20世纪初工业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⑤一战战败后被宰割,但德国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垡迅速恢复了经济。
⑥在1929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法西斯势力上台,使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⑦二战后借助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
⑧1967年做为发起国之一加入“欧共体”,在经济上与美国展开竞争。
3、对外战争:
封建王朝:①17世纪以来,普鲁士对外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②普奥是反法同盟中的主角,多次参加对法国的战争。此间进行的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国以及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统一战争:
一战:
二战:
概括德国的基本情况:
1、政治(1)统一前四分五裂,二战后东、西德国分道扬镳。德国领土分分合合;(2)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方式,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对德国政治有较大影响,富于侵略性和扩张性。近现代史上,德国两次挑起世界大战,既是发动者,又是受害者;(3)政治上,长期和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结怨深。二战后,在美苏夹缝之中,德法和解,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走联合自强之路。
2、经济(1)统一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统一后发展迅速;(2)两次世界大战沉重削弱德国经济,战后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迅速恢复、发展经济。一战后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二战后利用东西方“冷战”局面,都借助美国资本输出,恢复经济,两度崛起,最终成为经济大国;(3)抓住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跳跃式发展。
明明是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