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雅典选官制度的异同

科举制与雅典选官制度的异同急求!!!!
2025-04-04 03:49:3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同:

  1. 参选机会:参加选拔的人所获得机会均等。

  2. 排除的人:奴隶(罪人)和妇女都被排除在参选范围之外。


异:

  1. 参选者成分:雅典的选官制度虽然看似民主,但能够参选的人数比例非常低(例如在前4世纪中,雅典的人口可能达到25万至30万左右,但只有3万人为可以参与议会投票的成年男性公民。)。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可以供各界人士参与,基础人数限制不高,可以说全国大部分人都有机会参与选举。

  2. 选举方式:中国的选拔制度是通过考试,严格把关,虽然机会均等,但最后要看个人水平。雅典选官则是从自愿者中抽签选择,完全看运气,而与水平无关。

  3. 获选者权利:中国获选者需要经过最高领袖选择获得官位,但权利非常大;雅典获选者则自动进入各个官位,不需要进行册封,权利则基本以为民服务为主,不像中国权利大(中国是一言堂制度,雅典是全民议会制度)。

回答(2):

同:1.都排除妇女,罪犯
2,参加选拔的机会都一样
异:雅典虽然是民主,但是只有少数雅典成年男性才可以参加,在梭伦改革时期是以财产多少来定。中国古代是一考试方式来选拔人才,讲究个人实力,而雅典考的是运气

回答(3):

要分时期的,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种官吏选拔制度。最早的氏族到春秋战国,都是世袭制为主。
秦代以后,到东汉末年,都是推举制,当时叫做“举孝廉”,同时也有世袭制存在。
魏晋到隋代,中国都是实行“九品中正制”,按门户高低举官。
隋代以后,到清代末年,实行科举制。
民国至现在,实行选举制和公务员制(我自己都觉得是在骗自己)。

世袭制和九品中正制排除在外考虑比较好,主要是这种制度完全是按门户血统进行举官,和雅典的选官制度半分钱的关系都搭不上。

“举孝廉”和雅典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1,推举人员都是国家内部特殊人员。中国的多是官员和三老,雅典的则必须是城市的公民。
2,都是不按出身不按背景的选拔官员。平民和贵族都有可能。
3,选拔后官员职位的高低,是由推荐者决定的,而不是现任的统治者。
不同点:
1,中国被推举的人是不限任何身份的,只要不是妇女,其实罪犯也是有可能的。雅典的话,被选举人必须是雅典公民。
2,推举后的官员虽然是由推举人决定,但是中国还有皇帝可以提升或者降低被推举人的官职。雅典被推举的官职是不能被改变的。
3,中国的官员多为终身制,只有犯罪等才会离职,雅典的官员选举是定时举行的,官员任职有时间限制。
4,中国官员被推举后,推举人除非比他的官高,否则很难有权利干涉官员的权利。雅典的官员被选出后,要受到被选举人的监督,并且可能在任期中被选举人推翻下台。

科举制的话,和选举制差异远多于相同点,个人觉得彼此间没有可比性。

回答(4):

中国由皇帝亲点雅典采用选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