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爱心有关的对联
1、母心君心众人心心映三剧,大爱小爱天下爱爱传万家
2、快看社会好景致,欢声笑语喜同台
3、乐意融融做善事,喜气洋洋乐开眉
4、一心一德为善乐,三生三世结福果 横批:助人为乐
5、一心一德为善乐,三朝三暮助人勤 横批:乐于助人
6、齐心齐德齐向善,爱心爱护爱无边。
7、善人善心做善事,堂堂正正为人民。
8、献一片片爱心 护一棵棵绿树
二、对联小知识
1、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2、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3、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4、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5、要求: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5)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6)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1.母心君心众人心心映三剧
大爱小爱天下爱爱传万家
2.快 看社会好景致, 欢 声笑语喜同台,
乐 意融融做善事; 喜 气洋洋乐开眉;
无 私奉献心中记, 就 算没请自己来,
价 比金钱有意义; 好 过骄傲假大牌;
爱 心不是玩游戏, 天 天开心乐咳咳,
心 存善念自提示; 天 天迎来新人才;
价 超物质净心志, 好 事连连心底埋,
更 上一层有深意; 心 象香蕉同心排;
高 山流水好品味! 情 系家园不为财!
一心一德为善乐
三生三世结福果
一心一德为善乐
下联:三朝三暮助人勤
横批:助人为乐
上联:齐心齐德齐向善.下联爱心爱护爱无边。
善人善心做善事,堂堂正正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