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贷方,营业外收入的借方是现金或银行存款,贷方是营业外收入
2、收入和费用:收入减费用也就是当期实现的利润.当期实现的利润是属于股东的.因此未分配利润是属于权益性科目.权益性科目的增加是贷方增加的.这点我想你也是懂的.而收入能使利润增加,也就是收入和利润正相关.可知收入与利润的方向应该相同.所以收入也是贷记增加.
3、 同理,费用和利润负相关,可知与利润方向相反,也就是贷记减少,借记增加
扩展文件;《会计资料大全》
营业外收入属于损益类收入科目,增加记贷方。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利得,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指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3.债务重组利得,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营业外收入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4. 盘盈利得,指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5. 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型资产或非货币型资产形成的利得。
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企业营业外收入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账户。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经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营业外收入增加应计入借方。
营业外收入包括: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也就是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与关联方交易除外)。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3.出售无形资产收益。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所得价款扣除其相关税费后的差额,大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的部分。
4.债务重组利得。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间的差额。
5.企业合并损益。合并对价小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6. 盘盈利得。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其中固定资产盘盈。是指企业在财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的估计原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现行的新准则中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帐户。
因此营业外收入增加应计入借方。
扩展资料:
营业外收入计算公式为:
营业外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由于个人所得税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一般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取得的销售收入均为含税销售额。所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必须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的销售额后才能计算应纳税额。
提前退休的个人所得税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外收入
百度百科-借方
“营业外收入“是属于损益类的科目,当期期末余额,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期末无余额。一般情况下,借贷方常见会计分录如下:
1、收到营业外收入时,发生在贷方: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2、年末(月末)结转收入时,将其结转至本年利润中,发生在借方: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1、是贷方,营业外收入的借方是现金或银行存款,贷方是营业外收入
2、收入和费用:收入减费用也就是当期实现的利润.当期实现的利润是属于股东的.因此未分配利润是属于权益性科目.权益性科目的增加是贷方增加的.这点我想你也是懂的.而收入能使利润增加,也就是收入和利润正相关.可知收入与利润的方向应该相同.所以收入也是贷记增加.
3、 同理,费用和利润负相关,可知与利润方向相反,也就是贷记减少,借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