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学报的责编与录用的关系

2025-04-16 12:46:5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 责编:不能确定投稿论文是录用还是重新外审状态,相当于Pending(等待状态)。具体看审阅者的审稿意见,意见好一般给录用。要是有一个Reject(拒绝),估计就得重申了。

  • 论文在成功投稿后,第一步会经过技术审查,在这个阶段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1.未审退回:这个情况发生在编辑认为论文不符合期刊范畴或投稿要求,于是在未送交外审的情形下退回稿件。有另一种可能是论文里的语言错误太多,索性期刊编辑在退回的时候会说明原因,作者有机会在重投或改投前改善语言。 

  2.建议改投其他期刊:当期刊编辑认为论文不适合原投稿期刊时,有可能建议改投别家期刊,如果是同一个出版商旗下的期刊,待作者同意后,投稿移转会在期刊内部进行,作者不需要另外操作,但如果是建议不同出版社的期刊,那么就完全是看作者本身愿不愿意改投其他期刊。 

  3.送交同行评审:在初步审查中编辑会确认论文是否符合期刊范畴、遵守期刊投稿各项要求,一旦检查没有问题,编辑便会送交同行评审,一般都会邀请2到3位审稿人进行审稿。 


  • 经过技术审核后,论文会投出去外审,及同行评审,同行评审过的论文可能获得的决策可能有: 

      1.直接接受:不需进行任何修改,接受发表原始论文,但很少有论文可以收到这个决定。 

      2.小修后接受:这个决定也称作有条件接受,表示论文需要进行一些细微的修改后就能被期刊接受,小修后接受的论文可能不需要再次经历审稿,一般期刊编辑会自己检查后做出裁决,不过,作者还是要记得“小修后发表”不保证一定会接受,还是要让编辑对你的修改满意才行。 

      3.大修后接受:当编辑认为论文需要大幅度的修改就会做出这个决定,作者在返还修改稿的时候需要附上给审稿意见的逐点回复,修稿后的论文也可能再送外审,通常会交给第一轮的审稿人,但,当然,编辑也有权选择不同的审稿人,第二轮的审稿,有些期刊称作“再审稿”,结果如何是根据作者针对评审和编辑意见进行的修改还有回复来决定,如果作者没有完整回复所有的意见,那就有可能再有修改,甚至有可能会拒稿。 

      4.修改后重投:有时候编辑拒稿,但是愿意在作者进行修改的前提下接受重新投稿,这时候重投算是新的投稿,如果作者接受的话,必须先根据评审和编辑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在再投稿的时候附上含有前次投稿稿件编号以及修改说明的信函,编辑在检查修改后的论文还有相关信息之后,决定是否要将论文送交同行评审。 

      5.拒稿:直接拒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就算论文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期刊编辑也不会考虑发表论文。 

回答(2):

如果进入责编了,说明审稿人没有选择拒稿项,至少在审稿人看来还有一定的修改机会;到责编状态后,编辑会定期进行批处理,给出拒稿或退修意见。电子与信息学报不缺稿子,从审稿意见来看,楼主可能要做好投其它杂志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