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强为话题的记叙文考纲

以坚强为话题的记叙文考纲
2024-11-15 12:10:1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坚强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文题点拨因为有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特别背景,人们很容易把这样的命题往那上面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坚强”的内涵:作为灾害发生地的高考命题,考生要表现四川人民的坚强,每一个人都要坚强,坚强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同时,面对天灾人祸,我们中华民族应当表现出沉着、镇静和坚强,有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天灾人祸,千万不能因为天灾人祸,就变得脆弱、怯懦。

如果在更宏阔的视野里体味这个命题,写作的范围会更加宽广。“坚强”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力量,适用于所有人群,也适用于很多情境: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属于他的烦恼;家庭遭遇不幸,学业不能如愿,选拔性考试经受挫败,心爱的人离你而去,工作不能称心,职称不能晋升,提干没有希望,备受疾病折磨……

1范文地震兄妹5月永远都是那么潮湿。已是初夏的阳光特别的刺眼,地震过后的四川,空气是那么沉闷。满天的灰尘在山谷中旋转,阳光透过云层照耀着这片大地。

山脚下,国道上,一个13岁的小男孩背着一个2岁左右的小女孩,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在因为地震而变得坎坷的路上。沾满灰尘的衣裤,满是泥土、早已磨损的胶鞋,向人们透露:他们是从遥远的灾区徒步而来的。

通过记者的报道,我知道了他们是灾难的幸存者。他们的家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山村,父母亲人在灾难中死亡,房屋全垮了。哥哥背着年幼的妹妹,走了三天的路才来到这国道上。

随着镜头的推移,给了这对兄妹一个特写。哥哥脸色如灰,眼神却出奇的坚毅,仿佛黑夜中闪烁的灯。妹妹自在地在哥哥背上喝着水,脸上一片宁静和好奇。

记者问:“你要把妹妹带到哪里?”他回答:“我要把她带到安全的地方。”语气中有不可置疑的坚定。

也许,妹妹曾经问过哥哥:“我们要去哪里?”三天的时间里,哥哥也不知多少次地安慰妹妹。余震不断,滑坡不断,塌方不断,灰尘漫天飞扬,从地底不时传来的奇怪的嗡嗡声中,不知哥哥是怎样煞费苦心,才抚平了妹妹心中的恐惧;也不知哥哥采取了什么办法,压住了妹妹心中对父母的思念。三天的山路行走,哥哥历经了多少艰辛,才解决了平时看似简单的吃喝问题!

正是因为哥哥心中有“带妹妹到安全地方”的坚定信念,才让他变得如此坚强;正是有了哥哥的坚强,才保证了妹妹至今无忧无虑。

看着这个镜头,我不由想起了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晶莹的泪水滑过我的脸庞,我觉得他犹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般坚毅。

一对平凡的兄妹,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哥哥注定了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地震兄妹的镜头不断在我脑海显现,哥哥的坚强会鼓励人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坚强地挺过去。温总理曾经说过,房子倒了可以重建,道路断了可以再修,只要人在就好。

有句古语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经历了这番磨难的地震兄妹,将来一定会和同龄人一道,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祝愿兄妹俩一路走好,祝愿所有活着的人们一路走好。

简评“坚强”是个大话题,如何化大为小?怎样写出较强的形象性与感染力?本文为我们作出了绝佳的回答。

文章先叙后议。作者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何等感人的故事啊!一对兄妹,在家园被毁、亲人蒙难的大灾难面前,他们没有痛哭,没有倒下,他们选择了坚强,勇敢地去直面灾难。13岁的哥哥毅然背起2岁左右的小妹妹,满身灰尘,磨破胶鞋,迈着坚毅的步伐从遥远的灾区,踏着坎坷,徒步向我们走来。虽然他“脸色如灰,眼神却出奇的坚毅,仿佛黑夜中闪烁的灯”——这就是坚强,令人敬畏又动人心扉。当然,除了巧借典型形象演绎话题这一亮点外,此文后半部分书写“我”的感悟、“我”的祝福,也有力地拓展了主题,深化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