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乱说的,作为一个耳机发烧友回答一下。
1、大部分耳机的发声原件,都可以超出人耳感知范围,有些厂商只是为了省事标的20hz-20khz而已。
2、虽然超出我们耳朵感知范围的声音听不到,不代表你感受不到,低于20hz的次声波和高于20khz的超声波对人一样有影响(比如次声波可以造成内脏组织共振),声学领域认为这些作用或多或少对音乐是有影响的。
3、去看看耳机的频响图吧,比如我平时用的sony xba-z5,频响范围5hz-40khz(楼上一个说冗余的,这超出那么多也是冗余?还有sony SA5K频响范围5hz-110khz,了解一下?),去看看耳机频响曲线,频响高可以降低失真。
4、不知道题主懂不懂,比如192khz的采样率就会还原度高一些一样,理论上能到40khz的耳机和20khz的耳机还原10khz的波形会好一些。
5、更简单的一个道理:人的眼睛在看24帧以上的画面时就不会感觉到卡顿,那为什么显示器是60hz?为什么还有144hz?为什么甚至还有240hz?自己去体验一下,还是有区别的。
设计时的冗余度,每个耳机的生产都不能保证频率是完全一样的,有一个允许的波动范围,所以设计时扩展了它的冗余度。
这是个参考值,没有那么准确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