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已知A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3,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应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可推知A为N元素;B 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则B为Mg元素;C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n-1npn-1,s能级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n=3,则C为Si元素; D原子M能层为全充满状态,且核外的未成对电子只有一个,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18+1=29,故D为Cu,E为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则E为Cr;
(1)Cr为2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其基态原子有1s、2s、2p、3s、3p、3d、4s共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1;7;
(2)3p能级能量高于3s能级,应填充满3s能级再填充3p能级,违背能量最低原理,故答案为:能量最低原理;
(3)N和Si形成的化合物,最外层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化学式为Si3N4,Si3N4是一种超硬物质,耐磨损、抗腐蚀能力强,推测其为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Si3N4;原子晶体;
(4)向Cu元素形成硫酸盐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至过量,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故答案为: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5)Cu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胞中Cu原子数目=8×+6×=4,晶胞质量=4×g,该晶体中一个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晶胞体积=(a cm)3=a3 cm3,则Cu晶体的密度=(4×g)÷a3 cm3=g/cm3,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