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转型跨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利于民而又利于国的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政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推动型的发展。
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扩展资料
具体措施
(1)空调冬18夏26 全国节电上亿度
冬季的空调温度调至18度或以下。如感觉有些寒冷可以多加件衣服,如此简单的举措就可以节约电力,从而减少燃煤发电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暖。
夏季的空调温度调至26度或以上。大城市的空调负荷约占盛夏最大供电负荷的40%-50%,将空调的温度从22-24℃提高到26-28℃,可以降低10%-15%的电力负荷,减少4-6亿度以上的耗电量。
人在夏天出些汗是有利于健康的,能增强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功能并促进自身免疫。
(2)灯泡换成节能灯 用电能省近八成
家中的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并且要购买经过“国家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可以通过是否印有“节”字标志来判断。在相同光通量条件下,节能灯比白炽灯可节约电能80%,用于购买节能灯的费用,在(8~10)个月的电费节余中就可以收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里约宣言》
指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部份,不能脱离这一
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它积极追求实现
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一、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都应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对于
发展中国家,发展更为重要。事实说明,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
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因此,可持续发展对
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
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最终走向现代化和文明。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做为实现发展
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而且可为发展保驾护航,向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
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与现
实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人们在没有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之前,随传统
发展,环境与资源正在急剧的衰退,能为发展提供的支撑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
速发展,环境与资源越显得重要;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实现,
因为现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仅仅满于物质和精神消费,同时把为建设舒适、安全、
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的重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
三、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环
境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对别人是一种权利,对自己则是一种义务,人们的环境
权利和环境义务是平等的和统一的。这种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
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是要及时坚
决地改变传统发展的模式——即首先减少进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的生产方式
和消费方式。它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
又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因此,我们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单
纯靠增强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来增加产出的错误作法,从而使
发展更少地依赖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环境容量有机的协调。
五、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
解决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根本出路在发展科
学技术。只有大量地使用先进科技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
才能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减轻环境的
污染负荷。
六、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普遍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是人们必须改变对自然的传统态度——即从功利主义观点出发,为我所用,只要
对人类是需要的,就可以随意开发使用。而应树立起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
即用生态的观点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仅仅当作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
普通的成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这仅依靠个别人不
行、少数人也不行,只有使之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因此,要使环境教育适合可
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