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3月3日,在罗布荒原作测量的探险队在雅丹之间蹒跚前行,一个高达八九米的土堆挡住了去路。等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意识到,那个突兀的土堆不是千年强风“雕琢”而成,是一个印度犍陀罗风格的佛塔时,在历史的皱褶里“潜藏”了十几个世纪的楼兰古城,就此重现于世。新千年来临,罗布荒原传出的关于楼兰文明的信息接踵而至:所谓“楼兰王陵”浮现世间、开始挖掘神秘难解的“小河墓地”、见到了为风蚀土垄掩映的佛窟……
1900年3月末。斯文·赫定的探险队从罗布荒原的水源地六十泉(“阿提米希布拉克”)出发,从北向南穿越荒原。3月28日下午3点,经过一处古代佛教寺院遗址,队伍做了短暂停留,然后继续前行。
傍晚宿营时要“临渴掘井”,才发现仅有的一把铁锹遗失在白天路经的遗址。罗布人、向导奥尔得克动身北返。铁锹必须找回。第二天黄昏,奥尔得克带着铁锹赶上了南行的队伍。他告诉赫定:昨晚后半夜起了大风,他迷了路,闯入另一个遗址。那地方比白天路经的寺院规格高,而且遍地是散落的木雕、木材。他特意带回来一块精美木雕作样品。这无疑是一两千年之前的装饰板,用它来装饰的建筑一定不是普通人所居。第二天,驼队按既定路线前行,启程时赫定发誓:明年这个时候一定再到这一带来寻访人类失落的文明。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便是从史册消失了十几个世纪的西域古国楼兰即将复现于世的前兆。
1901年春,赫定回到了这一带,寻找并不顺利,他几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3月3日,穿越一片低矮的土垄时,步履蹒跚的骆驼突然止步,停在一个挡住去路的庞然大物面前,这是巨大的佛塔,佛塔脚下,气势恢宏的古城分布在一道运河两岸。古城如同中了魔法而睡去。异样的沉静使赫定为之震慑,似乎城中居民刚匆匆离去,他们就接踵而至了。一辆马车的巨大木车轮才修补完好等待重装,一栋房舍荆门半掩似乎主人知道有远客将临……除佛塔,古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物是由四堵厚实的墙壁分割成的三间房屋。后来,佛塔成了古城象征;那建筑物则被称为“三间房”,此地出土的重要文物大都出自“三间房”墙角下一处有两千年历史的垃圾堆。
已成为楼兰古城“城徽”的楼兰佛塔
1902年,赫定回到瑞典。将古城出土的文物交给德国的汉学家们,研究结论一出,学界为之震惊:在这流沙覆盖了十几个世纪的古城找到的木简和残纸上都出现了此地的汉文地名,它就是见于《史记》《汉书》的丝绸之路重镇楼兰。
随着楼兰古城的发现,探索楼兰文明之谜成了20世纪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但陆续发现了数十处楼兰王国的古迹,获取了足以装备一座博物馆的楼兰文物,还破译解读了早已无人使用的楼兰官方文字——佉卢文。随着对楼兰兴趣的加深,两个问题成了人们争论的话题:一个是,楼兰古城的发现究竟是1900年3月28日——29日,还是1901年3月3日?另一个是,楼兰古城究竟是不是楼兰王国的首都?
关于楼兰古城的发现,有人提出:罗布人奥尔得克无意闯入的那个遍地是木雕的遗址,就是楼兰古城。所以楼兰古城是奥尔得克发现的,发现事件不是1901年3月3日,而是1900年3月29日。
奥尔得克是罗布泊探险史关键人物。然而上述说法却不能成立,因为1900年奥尔得克找铁锹时闯入的遗址不可能是楼兰古城。
英国考古学家奥利尔·斯坦因曾为罗布荒原的古迹作了编号,从L.A.到L.T.,共20处。楼兰古城,即L.A.,1900年3月28日赫定一行路经,并遗失了铁锹的遗址,是L.B.。L.B.由几处邻近的遗址组成,有寺院、官衙、民居等等。探险队路经的是其中一处寺院,奥尔得克误入的有木雕的地方,是寺院一侧相对独立的建筑,可能是高规格的楼兰馆驿。它们都是L.B.的组成部分。奥尔得克带回的木雕并不属于楼兰古城。
据说,前不久有人在楼兰古城捡到“咸丰通宝”钱币。但同样不能因此断定,楼兰古城的发现早在咸丰年间。首先,这种“捡拾”并无科学记录;其次,清代制钱是通用的,光绪、宣统,甚至民国期间,咸丰通宝也是流通货币。
楼兰古城的发现经过有明确的记载。仅据目前所知,不能改变斯文·赫定于1901年3月3日发现楼兰古城的结论。
通过解读当地发现的文书,学界认定赫定发现的古城名叫“楼兰”。因此产生的问题是:楼兰城是不是楼兰王国都城?换句话说,楼兰古城与楼兰王国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呢?
楼兰的许多难解之秘中,楼兰王国的首都何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它牵涉到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几方面,在丝绸之路史研究中极具代表性。可以确认的是:中国典籍中的“楼兰”一词,是佉卢文“KRO-RAINA”的音译,含义是“城市”;但楼兰古城是不是楼兰王国的首都,仍然悬而未决。《史记》明言,楼兰有“城郭”。楼兰从出现在汉文史册起就是完整意义上的国家。《汉书》进一步指出,楼兰王国的首都叫做“扜泥城”。楼兰古城,是不是扜泥城呢?
一般认为,魏晋时期楼兰古城曾是西域长史府驻节之地,而且迄今为止在楼兰古城出土的遗物,真正属于楼兰王国、体现出楼兰土著文化特征的相当少见,这不像一个有悠久历史、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首都应有的情况。所以,便有了楼兰曾迁都的说法。有人根据《汉书》记载,推定在楼兰改名为鄯善时,把国都从楼兰古城迁往偏西南的地点了。如果承认楼兰古城是以汉文化为主的城市,那么不管迁都之说是否成立,楼兰国首都扜泥城何在,就仍是不解之谜。
从《汉书》到《北史》的《西域传》,都曾明言,楼兰尽管改名为鄯善,但首都均是扜泥城。楼兰王国有自己的国家机器,并一直以扜泥城为行政中心。楼兰王国的首都不在楼兰古城,必然另有其地。可目前已知的三十四处属于楼兰王国的遗址,除楼兰古城,没有哪个具有都市的规模。前些年有人提出罗布荒原另一个考古编号是“L.K.”的古城是楼兰首都。可L.K.周长只有一百多公尺,城内仅有两组房屋。试想,《史记》《汉书》《后汉书》记载的发生在楼兰首都扜泥城的生动往事,怎么可能出现在L.K.呢?
那么,楼兰的首都究竟何在?
研读著名的尼雅遗址发现的楼兰王国档案,我们有这样的推断:楼兰王国的首都距离位于尼雅河畔的尼雅遗址不太远,只有骑骆驼几天的路。《北史·西域传》提到,强敌兵临城下时,楼兰国王比龙放弃了首都,率半数国民跑到且末地方。尼雅,就在今天的民丰县;且末,大致等于且末县城。特别是我们在2001年初,再次抵达了“小河5号墓地”。我相信,这“小河”岸边的恢宏壮观的神秘地点,是楼兰的王族陵墓。上述迹象表明,古国楼兰首都应该位于楼兰古城西南方,离丝路古驿阿拉干不太远。且末河与塔里木河古河床交汇的古三角洲,是楼兰国都扜泥城最有可能“潜藏”的秘境。这一带如今是沙漠死界,但两千年前则是水草丰美、林木茂密的文明萌生之区。那儿始终是探险家的盲点。
关于楼兰古城,斯文·赫定有个著名的“猜想”:一定有许多更深层的东西被忽略了,也就是说,我们对楼兰的了解有待深入。比如他曾自问道:楼兰古城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特征,可是,在罗布荒原为什么没有发现一处汉族人的墓葬呢?解释只能是:一,在西域的汉族人死后一律旅榇还乡安葬于故里了;二,工作不彻底还没有找到。全部归葬家乡是不可能的,从西域到中原路途遥远坎坷,人们很难将其付诸实践。工作不彻底?这就是继续工作的动力。果然,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关于罗布荒原发现了大型的汉族“将军墓”的传说不胫而走, 2003年,传说终于“浮出水面”:罗布荒原发现了多处高级的墓葬,其形制与中原一脉相承,可以推测其中必然有驻节楼兰的高级官员的墓地。当年奥列尔·斯坦因在绘制罗布荒原古迹分布图时,曾表示:L.B.与L.K.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地点。果然,今年新的突破性发现大都出在这两个地点附近。
关于楼兰古城,另一个21世纪的新话题,是“三间房”。一般认为那是西域长史府:楼兰城除佛塔,仅有的基本站立的建筑就是它了,涉及西域长史府的文书又都出土于它的附近。但也有疑问。比如那三间房舍,都是长方形,最宽的不超过1.5米,计入千年的强风剥蚀,当初或许仅只1.2米左右,宽的也就是0.8米,连两个人并肩通过也困难,什么官府是这样的格局呢?它只能是西域长史府组成部分之一,更可能是机密文件与武器的库房。正因为如此,才分外坚固,没有倒塌。在三间房西北紧邻,有一处基址宏敞的废墟,“地龙”精致宽阔,但长期为沙子掩埋。也许那才是西域长史的官衙。
著名的“三间房”
不久前我见到了外国学者用三维动画恢复的楼兰古城。恢复的古城相当生动,特别是那条横贯城市而过的运河——孔雀河,有了它,城市简直像复活了一样。但是,动画展示的城市风格与我的想象迥异。因为楼兰在公元5世纪就废弃了,除了佛教它不可能有别的文明内涵。楼兰王国是西域古国,有自己的文明,但具体到楼兰古城当然是汉族文化的结晶。“复原”楼兰古城是相当有意思的工作,这在斯文·赫定、亨廷顿、斯坦因、桔瑞超所在的20世纪前半期根本不可能实现。但它应该体现出20世纪对楼兰考察的成果,应该与21世纪新的研究走向一致。
随时间逝去,人们对楼兰的兴趣与日俱增。楼兰有说不尽的话题,它解答了一个又一个疑问,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困惑。通过寻找答案,我们才架起了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如今,俯瞰楼兰古城,城中东北角有一座烽燧,虽然经过历代不同时期的补修,但依然从它身上可以看出最早汉代建筑的风格。烽燧的西南是“三间房”遗址。这座1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在一块高台上,三间房正中的一间要比东西两间显得宽大。20世纪初,斯 文.赫定就是在东面一间房内发掘出大量的文书简。从三间房西厢房残存的大木框架推测,这里昔日曾是城中屯田官署所在地。继续向西,是一处大宅院。院内,南北各有三间横向排列的房屋。在古城,这座院落建筑也是比较排场的。相形之下,大宅院南面的房舍多数是单间,矮小、散杂而破败不堪。如果根据出土文书推测三间房毗邻的框架结构房屋是楼兰古城的官署遗迹。
楼兰是汉代西域一个强悍的部族,他们居住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罗布泊的西北缘。楼兰人的首都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城。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物产丰富,周围建有雄伟城墙、是边境重镇、“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之邦。我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马、葡萄、珠宝,最早都通过楼兰交易。许多商队经过时,都要停下休息。公元前108年,楼兰国臣服了汉朝,年年岁岁进贡来朝,以後几降几反,成为当时汉朝的心腹之患。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之四》中藉用傅介子斩楼兰王典故,这样表明征战将士誓平边患的决心:青海长云闇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它在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历史。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它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它门前环绕著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人们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赐。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後,由於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後,尽管楼兰人为疏濬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还有这么神问的!楼兰是城邦小国,西域当年多了去了,半独立,谁强大依附谁。与汉都根本就两码事。汉与楼兰的关系就象现在美国与韩国的关系一样,两个国家,但一个大得压死你,一个小得看不见。
楼兰王国!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遣平乐监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更其国名为鄯善,迁都扞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