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贵港商业地理500字左右

2025-05-03 21:57: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既是广西水路交通本枢纽和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也是中国大西南物资出口港口港澳的最便捷的通道。贵港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广西“鱼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美喻,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广传于世。
  贵港市经济发展迅猛,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工业方面,目前已形成以制糖、造纸、建材、机电、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等为主的优势产业,大批名、优、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农业方面,这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果、畜牧和水产业也相当发达。随着经济的发展,贵港市目前社会稳定,商贸畅旺,通讯发达,水电充裕,海关等涉外机构齐全,医疗卫生、科技教育和各种生活设施日施完善,是大西南投资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到达2010年,贵港市将建成现代化内河港口,成为广西“九五”期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贵港市这颗西江河畔的明珠将更加光彩夺目。   环境优越,服务优良。城市道路、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框架不断扩大,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城镇发展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正在向具有浓郁南国特色的园林港口城市发展。投资环境宽松优越,服务工作高效优质,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的政策措施,在土地、税收、规费、审批、权益保护等方面给外来投资者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更高效的服务、更有力的保障,使贵港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和成功的理想之地。目前,香港华润、台湾水泥、印尼爱凯尔、中国华电、中国华强、五菱福达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贵港投资兴业,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根据“南国特色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贵港市城市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加大城建融投资改革,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年来,新建与改造城市道路30多公里,合理拓宽城市骨架;供水、排水、路灯、绿化、垃圾处理、城市防洪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7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20多幢现代化高层建筑、一批生态商住小区和占地12万m2的新世纪广场公园相继落成,增强了贵港的时代特色。目前,老城区主要街道景观改造工程、东湖景区开发建设和郁江堤路园工程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进行。贵港中心城区由10年前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也不断加强和规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贵港市获第五届自治区“南珠杯”竞赛特等奖,绿化覆盖率已达32%,园林绿化指标也达到“广西园林城市”标准。一个富于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正在西江之滨崛起。 交通运输
  贵港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贵港地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贵港交通十分便利,黎湛铁路、324和209国道、南(宁)梧(州)高等级公路、南(宁)广(州)高速公路以及西江航道交汇贯通全境,是连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贵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等口岸联检机构齐全。西江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即可直达粤、港、澳,全市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贵港港是华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随着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苍梧至龙邦高速公路、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的建设,贵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
  贵港港年吞吐量从374万吨猛增到2002.2万吨,增长5.35倍。贵港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地处广西区内南宁、柳州、北海、梧州等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贵港是集水路、公路、铁路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珠江支流横贯贵港东西。溯江而上可达南宁,顺江而下可通粤港澳。贵港至粤港澳常年可通航1000吨级船队。正在建设中的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扩能工程和长洲水利枢纽到2008年竣工后,2000吨级的船舶可由贵港直航粤港澳。324国道、209国道、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在市内交汇。规划建设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龙邦至苍梧、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均经贵港。国家铁路干线黎湛铁路复线贯穿全境,与此无关南昆线、黔桂线、湘桂线、枝柳线相通,连接贵港与西南和中南地区。贵港成为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大西南地区的最便捷通道。
  贵港港拥有中心港区、桂平港区、平南港区,三个港区共有码头泊位165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5万标准箱。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276万吨,继续保持全国内河大港13强和华南、西南内河第一大港的地位。到2008年集装箱码头泊位3个,年吞吐能力达20万标准箱,到2010年贵港港吞吐能力将达5000万吨和25万标准箱。贵港港正在向全国内河十强港口、西南地区物流集散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