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如下: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古老,节日的日期一旦固定下来,千古不变,尽管伴随着王朝的更迭、时代的转换,但是节日的时间始终不变。由于起源久远,很多节日起源的具体时间和原因都很难说清楚,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传统岁时节日在民众的时间分类中,被区分为人、鬼、神三类。人节有春节、端午、中秋,重在人伦活动。鬼节有清明节、中元节、十月一,为追怀亡灵。神节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重在祭祀天神。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节日的类型又可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庆贺节日、娱乐节日等。
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体现在节日的时间上,每月的朔望日多为节日,像正月初一为春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等。月日数字重复的日子常被确定为节日,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姑姑节,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等。
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体体现在: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端午节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以赏月吃月饼的形式,把中华传统民族的真善美发挥到了极致;元宵节和重阳节则充分体现了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3、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
我国是一个重人伦、贵亲情的国度。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春节祭祖是一年里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
4、讲究节日饮食
春节吃年糕饺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南方比较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其他的节令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腊八的粥,元宵节的元宵,都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互依存的。节日饮食是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特点。
5、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传播和时间上的传承。任何一项民俗活动一经产生,必然要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扩散,并在一定的时间阶段中反复再现,不断复制,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制约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人们,使他们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由此形成了节日的传承性。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民俗传承性的主要表现。
扩展资料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等。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传统节日-百度百科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特点有: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古老,堪称与中国历史同步,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从西周后期开始,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时,每时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共十二个月,是岁时风俗的雏形期。而到了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我国大部分传统节日此时已经形成,与之相关的习俗也已经产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中加入了更多人文因素,节日活动从最早的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到了隋唐宋元时期,节日风俗基本定型。纵观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线索,不难看出节日的日期一旦固定下来,千古不变,尽管伴随着王朝的更迭、时代的转换,但是节日的时间始终不变。由于起源久远,很多节日起源的具体时间和原因都很难说清楚,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传统岁时节日在民众的时间分类中,被区分为人、鬼、神三类。人节有春节、端午、中秋,重在人伦活动。鬼节有清明节、中元节、十月一,为追怀亡灵。神节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重在祭祀天神。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节日的类型又可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庆贺节日、娱乐节日等。 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体现在节日的时间上,每月的朔望日多为节日,像正月初一为春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等。月日数字重复的日子常被确定为节日,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姑姑节,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等。
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体体现在: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缅怀先辈,激励后人;端午节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有“庆丰收”、“人团圆”之意,并以赏月吃月饼的形式,把中华传统民族的真善美发挥到了极致;元宵节和重阳节则充分体现了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3、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民族成员如果有对伦理性礼节的共同人文精神,有对民族、社会、家庭的责任感,有自我约束品格和遵纪守法的习惯,就能够保证行为选择的正确性和进步性,也就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与民族整体的向心力。”
我国是一个重人伦、贵亲情的国度。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春节祭祖是一年里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回家还要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功德(所谓“慎终追远”),并祈求祖先的灵魂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重申人和神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生活中总有个人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所以,人们希望在新年到来时拜祭诸神,以获得精神支持。
4、尚鬼神迷信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人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战胜自然,他们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自然,主宰着这个社会,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神之上,以乞求保佑。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节日的歌舞狂欢,意在娱神;以时品上供,旨在贿神;制作、佩带各种饰物,则是为了驱鬼。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春节贴春联、年画、燃放爆竹的习俗。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驱鬼。神荼、郁垒是我国最早的门神。关于此二神的故事首见于王充《论衡·定鬼》所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神荼、郁垒能捉鬼的故事传扬开来,人们过年时在门的两边挂上两块木桃板,写着二神的名字,以驱鬼避邪,这就是早期的桃符,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此后随着民间造神运动的发展,自汉代开始,又创造出许多门神,如庆成、秦叔宝、尉迟敬德、钟馗、岳飞、赵云、赵公明、常遇春、徐达等。其中以钟馗的形象最为典型,相貌狰狞恐怖,是唐以后才创造出的专门捉鬼、食鬼的神。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扩大,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春节燃放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5、讲究节日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饮食文化便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饮食上寄托了种种美好的祝愿。
每一个节日都有一套特定的饮食习俗,这些习俗互不重复,各具特色,使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多彩。春节吃年糕饺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南方比较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在我国的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皆高(糕),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其他的节令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腊八的粥,元宵节的元宵,都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互依存的。节日饮食是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特点。
6、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传播和时间上的传承。任何一项民俗活动一经产生,必然要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扩散,并在一定的时间阶段中反复再现,不断复制,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制约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人们,使他们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由此形成了节日的传承性。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民俗传承性的主要表现。
比如岁时节日习俗,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和吃元宵,三月清明节的祭祖扫墓和踏青郊游,五月初五端午节的菖蒲艾叶、赛龙舟及吃粽子、饮雄黄酒,八月十五的中秋赏月和吃月饼及除夕辞岁的年祭和吃团圆饭,都是传袭了千年以上的岁时习俗,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有继往开来,慎重追远的作用。它秉承先人,教育后人传承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推动时代的前进。在传承的过程中,各民族的节日风俗相互影响、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节日体系。
7、变异性
节日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系列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异,决定了节日习俗在发展过程中会因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再加上中华民族的几次大融合以及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导致了民俗的变异。
民俗的变异性是与传承性相对而言的特征。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对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革而没有传承的民俗事项。究其变异方式不外三种类型:其一是累积沉淀,即民俗事项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增多。其二是除旧立新,即剔除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俗,使原有的民俗或整体或局部地发生变异。其三是完全消亡,即一些旧时代的民俗由于不符合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被新的文化体系所淘汰。中国民间流传的节日从古代传承下来,但又同原有的内容与形式不完全一样了,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变异。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风俗,在全国各地、各个民族中,都普遍的流传着。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区差异,同样的节日风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异。七夕是乞巧节,同样是乞巧,但乞巧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各地并不相同。有祷而乞巧、穿针乞巧、漂针乞巧、漂芽乞巧、蜘蛛结网乞巧、磨碗乞巧、食饺子得巧度巧、种芽乞巧、游针乞巧等等。山西永济的“穿针乞巧”较为独特,在十几天前,姑娘们把绿豆浸于杯中,精心灌溉,到“七夕”时,芽可长至二尺左右,谓之“巧芽”,姑娘们端杯聚在一起,比赛看谁的巧芽长,借以乞巧。陕西洛川“磨碗乞巧”的习俗也很有趣,在七夕晚,母亲拿只新碗在女儿的耳畔徐徐摩擦直至女儿入睡,父母亲再把她叫醒,当地相信这样就可以使女儿变的灵巧。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古老,堪称与中国历史同步,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从西周后期开始,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时,每时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共十二个月,是岁时风俗的雏形期。而到了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我国大部分传统节日此时已经形成,与之相关的习俗也已经产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中加入了更多人文因素,节日活动从最早的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到了隋唐宋元时期,节日风俗基本定型。纵观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线索,不难看出节日的日期一旦固定下来,千古不变,尽管伴随着王朝的更迭、时代的转换,但是节日的时间始终不变。由于起源久远,很多节日起源的具体时间和原因都很难说清楚,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传统岁时节日在民众的时间分类中,被区分为人、鬼、神三类。人节有春节、端午、中秋,重在人伦活动。鬼节有清明节、中元节、十月一,为追怀亡灵。神节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重在祭祀天神。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节日的类型又可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庆贺节日、娱乐节日等。 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体现在节日的时间上,每月的朔望日多为节日,像正月初一为春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等。月日数字重复的日子常被确定为节日,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姑姑节,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等。 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体体现在: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缅怀先辈,激励后人;端午节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有“庆丰收”、“人团圆”之意,并以赏月吃月饼的形式,把中华传统民族的真善美发挥到了极致;元宵节和重阳节则充分体现了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3、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民族成员如果有对伦理性礼节的共同人文精神,有对民族、社会、家庭的责任感,有自我约束品格和遵纪守法的习惯,就能够保证行为选择的正确性和进步性,也就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与民族整体的向心力。” 我国是一个重人伦、贵亲情的国度。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春节祭祖是一年里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回家还要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功德(所谓“慎终追远”),并祈求祖先的灵魂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重申人和神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生活中总有个人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所以,人们希望在新年到来时拜祭诸神,以获得精神支持。 4、尚鬼神迷信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人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战胜自然,他们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自然,主宰着这个社会,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神之上,以乞求保佑。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节日的歌舞狂欢,意在娱神;以时品上供,旨在贿神;制作、佩带各种饰物,则是为了驱鬼。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春节贴春联、年画、燃放爆竹的习俗。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驱鬼。神荼、郁垒是我国最早的门神。关于此二神的故事首见于王充《论衡·定鬼》所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神荼、郁垒能捉鬼的故事传扬开来,人们过年时在门的两边挂上两块木桃板,写着二神的名字,以驱鬼避邪,这就是早期的桃符,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此后随着民间造神运动的发展,自汉代开始,又创造出许多门神,如庆成、秦叔宝、尉迟敬德、钟馗、岳飞、赵云、赵公明、常遇春、徐达等。其中以钟馗的形象最为典型,相貌狰狞恐怖,是唐以后才创造出的专门捉鬼、食鬼的神。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扩大,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春节燃放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5、讲究节日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饮食文化便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饮食上寄托了种种美好的祝愿。 每一个节日都有一套特定的饮食习俗,这些习俗互不重复,各具特色,使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多彩。春节吃年糕饺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南方比较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在我国的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皆高(糕),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其他的节令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腊八的粥,元宵节的元宵,都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互依存的。节日饮食是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特点。 6、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传播和时间上的传承。任何一项民俗活动一经产生,必然要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扩散,并在一定的时间阶段中反复再现,不断复制,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制约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人们,使他们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由此形成了节日的传承性。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民俗传承性的主要表现。 比如岁时节日习俗,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和吃元宵,三月清明节的祭祖扫墓和踏青郊游,五月初五端午节的菖蒲艾叶、赛龙舟及吃粽子、饮雄黄酒,八月十五的中秋赏月和吃月饼及除夕辞岁的年祭和吃团圆饭,都是传袭了千年以上的岁时习俗,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有继往开来,慎重追远的作用。它秉承先人,教育后人传承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推动时代的前进。在传承的过程中,各民族的节日风俗相互影响、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节日体系。 7、变异性 节日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系列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异,决定了节日习俗在发展过程中会因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再加上中华民族的几次大融合以及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导致了民俗的变异。 民俗的变异性是与传承性相对而言的特征。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对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革而没有传承的民俗事项。究其变异方式不外三种类型:其一是累积沉淀,即民俗事项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增多。其二是除旧立新,即剔除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俗,使原有的民俗或整体或局部地发生变异。其三是完全消亡,即一些旧时代的民俗由于不符合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被新的文化体系所淘汰。中国民间流传的节日从古代传承下来,但又同原有的内容与形式不完全一样了,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变异。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风俗,在全国各地、各个民族中,都普遍的流传着。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区差异,同样的节日风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异。七夕是乞巧节,同样是乞巧,但乞巧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各地并不相同。有祷而乞巧、穿针乞巧、漂针乞巧、漂芽乞巧、蜘蛛结网乞巧、磨碗乞巧、食饺子得巧度巧、种芽乞巧、游针乞巧等等。山西永济的“穿针乞巧”较为独特,在十几天前,姑娘们把绿豆浸于杯中,精心灌溉,到“七夕”时,芽可长至二尺左右,谓之“巧芽”,姑娘们端杯聚在一起,比赛看谁的巧芽长,借以乞巧。陕西洛川“磨碗乞巧”的习俗也很有趣,在七夕晚,母亲拿只新碗在女儿的耳畔徐徐摩擦直至女儿入睡,父母亲再把她叫醒,当地相信这样就可以使女儿变的灵巧。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古老,堪称与中国历史同步,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从西周后期开始,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时,每时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共十二个月,是岁时风俗的雏形期。而到了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我国大部分传统节日此时已经形成,与之相关的习俗也已经产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中加入了更多人文因素,节日活动从最早的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到了隋唐宋元时期,节日风俗基本定型。纵观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线索,不难看出节日的日期一旦固定下来,千古不变,尽管伴随着王朝的更迭、时代的转换,但是节日的时间始终不变。由于起源久远,很多节日起源的具体时间和原因都很难说清楚,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岁时节日在民众的时间分类中,被区分为人、鬼、神三类。人节有春节、端午、中秋,重在人伦活动。鬼节有清明节、中元节、十月一,为追怀亡灵。神节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重在祭祀天神。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节日的类型又可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庆贺节日、娱乐节日等。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体现在节日的时间上,每月的朔望日多为节日,像正月初一为春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等。月日数字重复的日子常被确定为节日,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姑姑节,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体体现在: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缅怀先辈,激励后人;端午节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有“庆丰收”、“人团圆”之意,并以赏月吃月饼的形式,把中华传统民族的真善美发挥到了极致;元宵节和重阳节则充分体现了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3、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民族成员如果有对伦理性礼节的共同人文精神,有对民族、社会、家庭的责任感,有自我约束品格和遵纪守法的习惯,就能够保证行为选择的正确性和进步性,也就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与民族整体的向心力。”我国是一个重人伦、贵亲情的国度。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春节祭祖是一年里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回家还要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功德(所谓“慎终追远”),并祈求祖先的灵魂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重申人和神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生活中总有个人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所以,人们希望在新年到来时拜祭诸神,以获得精神支持。4、尚鬼神迷信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人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战胜自然,他们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自然,主宰着这个社会,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神之上,以乞求保佑。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节日的歌舞狂欢,意在娱神;以时品上供,旨在贿神;制作、佩带各种饰物,则是为了驱鬼。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春节贴春联、年画、燃放爆竹的习俗。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驱鬼。神荼、郁垒是我国最早的门神。关于此二神的故事首见于王充《论衡·定鬼》所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神荼、郁垒能捉鬼的故事传扬开来,人们过年时在门的两边挂上两块木桃板,写着二神的名字,以驱鬼避邪,这就是早期的桃符,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此后随着民间造神运动的发展,自汉代开始,又创造出许多门神,如庆成、秦叔宝、尉迟敬德、钟馗、岳飞、赵云、赵公明、常遇春、徐达等。其中以钟馗的形象最为典型,相貌狰狞恐怖,是唐以后才创造出的专门捉鬼、食鬼的神。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扩大,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春节燃放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5、讲究节日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饮食文化便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饮食上寄托了种种美好的祝愿。每一个节日都有一套特定的饮食习俗,这些习俗互不重复,各具特色,使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多彩。春节吃年糕饺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南方比较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在我国的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皆高(糕),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其他的节令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腊八的粥,元宵节的元宵,都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互依存的。节日饮食是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特点。6、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传播和时间上的传承。任何一项民俗活动一经产生,必然要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扩散,并在一定的时间阶段中反复再现,不断复制,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制约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人们,使他们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由此形成了节日的传承性。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民俗传承性的主要表现。比如岁时节日习俗,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和吃元宵,三月清明节的祭祖扫墓和踏青郊游,五月初五端午节的菖蒲艾叶、赛龙舟及吃粽子、饮雄黄酒,八月十五的中秋赏月和吃月饼及除夕辞岁的年祭和吃团圆饭,都是传袭了千年以上的岁时习俗,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有继往开来,慎重追远的作用。它秉承先人,教育后人传承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推动时代的前进。在传承的过程中,各民族的节日风俗相互影响、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节日体系。7、变异性节日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系列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异,决定了节日习俗在发展过程中会因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再加上中华民族的几次大融合以及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导致了民俗的变异。民俗的变异性是与传承性相对而言的特征。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对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革而没有传承的民俗事项。究其变异方式不外三种类型:其一是累积沉淀,即民俗事项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增多。其二是除旧立新,即剔除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俗,使原有的民俗或整体或局部地发生变异。其三是完全消亡,即一些旧时代的民俗由于不符合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被新的文化体系所淘汰。中国民间流传的节日从古代传承下来,但又同原有的内容与形式不完全一样了,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变异。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风俗,在全国各地、各个民族中,都普遍的流传着。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区差异,同样的节日风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异。七夕是乞巧节,同样是乞巧,但乞巧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各地并不相同。有祷而乞巧、穿针乞巧、漂针乞巧、漂芽乞巧、蜘蛛结网乞巧、磨碗乞巧、食饺子得巧度巧、种芽乞巧、游针乞巧等等。山西永济的“穿针乞巧”较为独特,在十几天前,姑娘们把绿豆浸于杯中,精心灌溉,到“七夕”时,芽可长至二尺左右,谓之“巧芽”,姑娘们端杯聚在一起,比赛看谁的巧芽长,借以乞巧。陕西洛川“磨碗乞巧”的习俗也很有趣,在七夕晚,母亲拿只新碗在女儿的耳畔徐徐摩擦直至女儿入睡,父母亲再把她叫醒,当地相信这样就可以使女儿变的灵巧。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特点,吃的特点就是对应每个节日吃什么美食,还有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团结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