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及其提出的背景与历史意义

2024-11-07 00:19: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不同土地政策。

一、土地革命时期:

1、土地政策的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毛泽东制定土地纲领《兴国土地法》:“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背景: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自己的土地,中共正值扩大影响力,争取民众支持的阶段,因此实行土地政策有其必要性。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紧迫也是最关键的任务。

3、影响: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中共赢得了农民阶级的支持,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战争时期

1、内容: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措施。

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农村政策,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暂时搁置,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水平。

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需动员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地主阶级的支持。

3、影响:减轻农民的压力,增强了他们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也团结了地主阶级。

三、解放战争时期

1、内容:恢复没收地主土地的措施,制定完整的土地改革方案,有步骤地消灭剥削阶级。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暂时搁置,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水平。

2、背景:抗战胜利后农民要求分发土地;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进攻,需巩固后方。

3、影响: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解放战争中,为胜利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与共产党相比,国民党的“和平土改”终究是要失败的。

1、国民党不可能真心推行和平土改。

信奉土地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维护统一战线的需要,其基本取向为以阶级斗争的方式进行土地革命,剥夺地主(包括富农)土地,实现土地的平均占有。

而信奉和平土改的国民党终其在大陆22年的统治都是要实现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理想,在承认和保护私人合法土地权利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业佃双方利益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并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土地清理来为未来的土地涨价归公和“耕者有其田”创造条件。

2、缺乏实施环境才是根本原因。

其实,国民党的土地政策在20世纪上半叶缺乏实施环境才是更为根本的原因。我们知道,以改良为特点的政策实施最为重要的是要具备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1927年以后的国民党政府其实就处在这样一种窘困之中。与地方实力派的较量、同共产党的竞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以后又是国共全面内战,这些无疑都构成了对1927年以后国民党执政地位的根本挑战,使其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统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土地政策如何赢得民心?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揭秘:国民党的“和平土改”为何失败?

回答(2):

1、土地革命时期
①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1930年制定的土地政策中,规定要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背景: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自己的土地,中共正值扩大影响力,争取民众支持的阶段,因此实行土地政策有其必要性;②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紧迫也是最关键的任务,
③影响:①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②中共赢得了农民阶级的支持,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2、抗日战争时期
①内容: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措施。
②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需动员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地主阶级的支持。
③影响:减轻农民的压力,增强了他们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也团结了地主阶级、
3、解放战争时期
①内容:恢复没收地主土地的措施,制定完整的土地改革方案,有步骤地消灭剥削阶级。
②背景:①抗战胜利后农民要求分发土地;②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进攻,需巩固后方。
③影响: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解放战争中,为胜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