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真心不被理解,“榛子”又可暗谐“虔子”,即一片挚诚、忠贞不渝的意思。以捣衣砧声喻怀人愁绪。
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作的《酒令·落霞与孤鹜齐飞》
原文: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译文:
一片真心隔着院落墙头,为什么还会有万千惆怅之情?
诗词赏析:
酒令已在小说中出现过多次。酒令内容依然都按人物性格、命运给涂上了一层象征性的色彩。林黛玉的身世遭遇恰如其酒令中的折足孤雁,失伴哀鸣,因而性格也很哀怨。 [1]
有哲人说过,“心灵里没有音乐,决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音乐韵律是内在的,不能发现这种音乐韵律就是一个诗的门外汉。
具体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乐感,是一个高潮一个高潮地起伏,一浪未平又起一浪的,它来源于推动天地运动变幻的自然之灵,但在每一个高潮上又散逸出许多细碎的浪花和风情,反过来给大自然的高潮诗章镀上美丽的金边,使人品赏不绝直至着迷。
从声音方面来说,该句因为对偶的文字此开彼和、此收彼放,声音抑扬顿挫,显得节奏鲜明、和谐悦耳。
“砧”指砧板,就是洗衣服时用来捣衣的石头,榛子是一种坚果,与砧子音同意义却不一样。榛子又不是隔壁院子里的砧子,怎么会有洗衣捣衣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