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书法与文学相结合我在学习书法上面遇到了一些困难谢谢

2024-11-28 13:59:0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您大概说的是毛笔(软笔字)的书法。(现在有许多“硬笔字书法展示给别人,道理相通)。
写字,必须体现“共性”,让大多数的人都可以看懂。
书法,彰显的是“个性”,让一小部分人可以体会到书写者的“心境”或情绪的宣泄。未必仍大多数人都看得懂。
文学功底(最好再有一些历史常识)深厚的,理解诗词(或警句)就能比较深透,书写的时候就可以把“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当然每个人的当时的情绪心境不一,对于一首诗词的自己“再创造”就大为不同。这就与歌者对于歌曲的演唱相仿,有的可以唱出感情来,有的只是唱工不错但感情进不去。同样,作曲家对于一首歌词的理解不一,编出曲子来,风味也就各有千秋。十多年前有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现在只有一个曲子(大家都熟悉的)流行开了,其实,我还见过另一个曲子。那首曲子,一开始就十分紧凑:“小时候我”蹦蹦蹦蹦立马就出来了,中间的过门,还有“啊,啊”等等哼唱,我感觉也挺不错的。但是(不是宋祖唱的),没有流行开来。我忘是谁做的曲子了。
您说的题目其实太大了,真的不好立马回答,
我们再用岳飞的《满江红》为例说一下吧。这首词立意鲜明,核心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满腔悲愤,壮怀激烈。如果写成了潇洒走一回的宋徽宗的“瘦金书”体,或者写的龙飞凤舞,轻飘飘的只用笔尖藕断丝连的,那就给人不够“大气”,欠庄重的感觉。如果用古汉隶书,或用重笔的枯涩的行楷,多用中锋,多用笔根,哪怕写成“狂草”,也会大受赞许的。
陆游的《钗头凤》,写成笔走龙蛇的笔尖连贯的细笔道的行草,别人会以为那就是陆游当时的心态体现出来了;写成汉隶,别人会以为陆游当时的心态真是“凄惨,悲切,思念,苦不堪言”。这个例子也正说明了读者的思维再创造各有不同,也说明了书家的文学素养各有不同。
我不知道您“遇到了啥困难“,实在是不好准确回答。望谅。

回答(2):

我大二,从小执迷于书法和文学,我说一下我的体会。首先,文学与书法都是关于文字的艺术,你要内心认可热爱它。对于我们这些人而言,文字不是枯燥,而是有生命的,看着笔下的作品成功,就像是自己的婴孩出世,这是思想上的感悟,这个一定是第一位的;第二,书法你要多汲取营养。生活中的条幅、喷绘这些其实就是融合了文学与书法的最佳例子。要揣摩体会,体会每句话的意味配合着哪个字体,行楷还是随意。第三,文学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与内涵在里头,我感觉意境是最重要的。多看一些作品,尤其是名家的。最后,也是重点。修炼多年了,把不同的文章或诗句配合不同的字体,自己先要体味沉浸在那种气氛中,一挥而就。可能有点啰嗦,但你仔细体会下。文学书法不分家,任何文字的闪动必将会有一种情绪渲染在其中,就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多练字,多读书,多体会,多揣摩字的结构域排布,多欣赏字的历史与内部的美(咬文嚼字不错),每一个小字的气场理顺了就是大的气场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3):

书法与文学有相通的地方 但又并不完全相容 书法总体而言是要勤学苦练的 而文学则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经验型 经验丰富的人 执着于文字 有话可写
一种是想象型 想象力超卓 天马行空 无边无际 写出来就很梦幻 奇谲
还有一种是技巧型 他们有各样的理念和先进的手法 写出的东西也很奇观
你想想你是哪种文学类型?
如果你是理论型 我觉得是容易结合的 其他的类型都不太容易结合的完美
但你可以用手写的方法写作 然而那只能偏重于书法了

回答(4):

现代社会缺乏把书法与文学结合起来的土壤,只能是自己多看古书,多认识繁体字,尝试古典文学的创作,至于书法吗,我认为书法只是书写的方法,既然是方法就不可能千篇一律,就应该多姿多彩的。心领神会,手摩心追,学习古人书写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古人的书法与其个人脾性,修养,习惯有很大关系。个人浅见,望与兄台商榷。

回答(5):

首先要多看碑文 要熟烂于胸 其次是适当的临摹 最后就是练练太极 这样你的字想不写好就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