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医疗学基础,黄帝内经,为理论著述
1. 《黄帝内经》——中医奠基之作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典籍。是标志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2. 《伤寒论》——外感巨著
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是主要以六经辨证方法,论治外感疾病的专著。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候归纳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主要是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传统中医理论基础。
另外四小经典: 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到明清时代才出现的温病条辨、温热论、温热经纬等著作奠定了中医的温病学基础(一定程度上是指传染病)。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