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曾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大良造,为何后来一生都矢志不渝反秦呢?

为什么公孙衍后来一生都在反秦?
2025-04-15 06:30:4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他身为一个秦国人,但是却是一直坚持要反秦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同时也是一个读书人,想要通过六国抗秦来实现自己的主政,或者说能够和张仪一争高下,所以就是一直在反秦。

当然也是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之前的时候公孙衍在秦国之时,因为帮助秦国了打败魏国。后来,让魏王不得不割让土地给秦王,后来又因为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这就让公孙衍说,就能够趁秦魏和好的时机,先去进攻其他的国家。

           

也就这这个时候,张仪他也来到了秦国。并且为了能够取代公孙衍的地位,就对秦王说,公孙衍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这样却伤害了秦国的利益,还把魏国保护了起来。秦王想了想,就相信了张仪的话,然后拜张仪为客卿,并且将公孙衍驱逐了出了秦国,让他也是不得不回到魏国。


其实,除了这个最直接的原因以外,像公孙衍之后来也是一直坚持合纵,也是为了能够实现自己想法自己的主张,有和张仪一争高下的想法。

           

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纵横家的代表,如果成为纵横家中执牛耳的人物,公孙衍这个人是无论怎样都像要和张仪比一比。也就这样,此后一生,他都主张合纵,就一直和张仪对抗,一直和秦国对抗。。

           

回答(2):

因为他虽然曾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大良造,但是却一直并没有被秦国人所认可,也没有被他们信任,所以后来他的一生都在矢志不渝的反秦。

回答(3):

因为秦朝发展的轨迹和他预想的不一样,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变得疯狂,变得不可理喻,在后来将反秦作为了主要事业。

回答(4):

因为他虽然曾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大良造,但是却一直并没有被秦国人所认可,也没有被他们信任,所以后来他的一生都在矢志不渝的反秦。因为他虽然曾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大良造,但是却一直并没有被秦国人所认可,也没有被他们信任,所以后来他的一生都在矢志不渝的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