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意义

2024-11-09 10:32:5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药方,对突破我国发展的“历史关口”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显著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是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的长效手段。一方面,将结构性改革引入宏观调控,形成“宏观调控+改革”的政策组合拳,是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重要举措。这是强调稳增长中的结构变量和制度变量,二者是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宏观政策偏重于总量问题而忽视结构、制度问题。结构失调、体制僵化不仅增加稳增长的困难,甚至可能使发展不可持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期稳增长的最有力措施。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领域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可以更多采取市场和经济手段,尽可能减少行政手段,这既能增强市场信心,又能显著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第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举措。如果说确立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十三五”规划的最重要主线,那么深化改革,特别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的另一条主线。“十三五”规划建议并不是单独讲改革,而是把改革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中,改革是为发展服务的。发展难题的形成和解决,最大制约因素是体制机制障碍。就经济体制问题而言,最大的结构性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即简政放权、深化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方面都面临重大的供给侧体制问题。以创新发展为例,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动力不足,一些人把大量精力、财力、智力花在投机取巧上,热衷于泡沫投机活动,这是导致实体经济不振、创新动力被抑制的重要原因。这其中有文化因素,也有发展观短视、政绩考核制度等的问题,更有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的供给体制问题。推进市场化改革,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宽松公平的宏观环境,让市场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还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激励,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第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升级失败,即经济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而无法向中高端转换,从而导致长期需求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社会严重不公平、人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最终使得经济长期失速,各类风险交织且集中爆发。结构转型升级顺利推进和完成,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原动力。
  第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中国向法治国家转变的关键一招。改革并不仅是对旧体制的“破”,更关键的是在于“立”,即“立什么样的新规”。成功的改革要靠法治来巩固,法治的形成过程就是制度的完善过程。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不是仅提供一时的激励,而是在打破一些关键领域体制障碍的同时,建立基于法律规范的长效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要靠法治,改革的每一步都要有法可依,依法推进。

回答(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

回答(3):